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55|回复: 8

敬业率是员工和企业博弈的“秘密武器”

发表于 2013-11-15 22:38: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盖洛普公司公布2011- 2012年对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敬业员工比例最高的国家为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和美国。全球员工平均敬业率为13%,中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中国员工敬业率仅为6%(其中文秘和办公室员工敬业程度最低为3%),处于全球敬业率最差水平。(重庆晨报11月8日)
  像老黄牛一样的中国员工敬业率很低?看到这个结论很多人都会脑子里打问号,或者找出勤劳的个例反驳,或者质疑盖洛普数据有偏差,甚至出于感情原因破口大骂。毫无疑问,很多人将敬业等同于勤奋和辛劳了,却没看到以全民加班著称的日本,敬业率也低到令人咂舌的地步。因为敬业包括宣传、认可和付出三个层面,倘若只是被动地工作和加班,和员工主动付出额外劳动是两码事。
  中国员工敬业率低,既有个人原因,又有企业原因,更有社会原因。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中国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更多的期待,希望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成功与否的标准是金钱和利益,这种流动性恰恰是不敬业的表现。企业以追逐利益为第一目标,员工很难在企业里展示忠诚度,因为低薪、低保让他们没有安全感。设想一下,诸多还不如富士康的血汗工厂,怎么能吸引员工和自己一起成长,打工仔打工妹看到高薪必跳槽。另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员工的生活、工作、心理全都一日三变,所接受的教育和形成的价值都是急功近利。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成长的起来的一代,没有独立判断能力却又侵染金钱万能思想。
  一言以蔽之,中国员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人心散了队伍自然不好带。和他们相比,我们会发现那些个体户和小摊贩却是最敬业的群体,他们早出晚归风吹日晒,只为每天多赚几十元钱,却充满希望地痛并快乐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个体户和小摊贩对工作有感情,所以才产生了天然的敬业心,金钱回报又促进了工作积极性。这正是中国员工所欠缺的,企业和员工是单纯雇佣关系,一半员工不愿意为资本干活,一半领导过度压榨劳动价值,对立情绪让企业分成劳资两派。最近几年,劳资冲突以员工自杀、集体罢工等激烈形式爆发,这是比敬业率更需优先解决的问题。
  如果我们将敬业率和历史及世界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就会发现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发挥作用,是员工和企业无意识集体博弈的消极手段。当企业不愿意和员工分享在市场中赚的钱时,当员工没组织起来和老板博弈的能力,员工通过不敬业的方式一点点向企业施压,最终让企业和员工从发展中共同获益。民工荒和民工潮就是典型的劳资博弈,当待遇低、保障少、没尊严时,民工用脚投票“逼”企业涨工资,甚至为家属发放过节红包。
  但这种博弈手段让企业和员工趋向于零和博弈,员工的收获意味着企业的损失,距离双赢的博弈越来越远。故此,应当用各种方式拯救当下的劳资博弈,例如通过增加对员工群体的培训和终身教育,通过制度和法律赋予员工自我组织的权利,还要鼓励企业放眼市场当中的长远利益,这都需要社会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君不见敬业率高的国家,员工早已经和企业经过几十上百年你死我活的博弈了,这样的代价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唯有如此,员工和企业的竞争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体增长,才能让所有人因竞争而获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5 22:41:35 | 查看全部
支持老师,认真学习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5 22:47:17 | 查看全部
员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影响敬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5 23:25:04 | 查看全部
敬业率是员工和企业博弈的“秘密武器”
赞同赵老师观点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6 09:57:38 | 查看全部
欢迎赵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6 10:00:10 | 查看全部
其实我们过多关注的不是这个数据,而是最底层的工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6 10:00:42 | 查看全部
还有这些敬业率的起因到底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6 10:01:02 | 查看全部
只有明了这些,才会清楚要改进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6 11:00:54 | 查看全部
把敬业率看成员工和企业博弈的“秘密武器”,极富新意!拜读特大牛的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