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 山
郑州铁路局新乡机务段的张师傅,脾气暴躁出了名,与人交谈,几句话不对付就会发生争辩,甚至让对方下不了台、收不了场。从DF40758包乘组换到了DF43009包乘组后,没过两星期,他便与搭班的副司机闹僵,结果只有重新调班,不到两个月,4个伙计都不愿意与张师傅调在一个班。难道张师傅真不可救药了?
为此,该段针对各车间像张师傅这样的“刺头”去向问题召开分析会,进行深刻剖析:惯用的即刻见效式的单一管理模式是否有问题?大家在分析中认识到,目前班组职工生产任务加倍、工期短、标准高,如果各级管理者耐不住性子,把自身压力传递给职工,势必会给心理脆弱的职工埋下更深的心理隐患,这是安全生产的“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每个职工身上都有闪光点,如果把赞赏职工作业细节上的进步当作企业对职工、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一种人文关怀,一种发自内心亲朋般的关爱,职工的心理“创伤”是不是就会得到细心呵护并迅速康复呢?让职工在赏识和关爱中健康成长!段里决定试试。
该段首先规定,每级管理者必须熟悉需要“心理疏导”的内部职工“困难”原因、赏识意向、解“困”时间等心理档案。在这样的环境中,张师傅被安排当上了车间安全员,发挥他敏锐观察力和口齿伶俐的优势,去制止一线职工违章违纪行为,张师傅说:“我在纠正职工违章行为时,同时要肯定职工做得好的作业环节,当众夸奖其长处,给足职工面子,私下交流,单独指出其存在问题。”由于他办事公道,他在职工中的形象逐渐被扭转。
“我赞赏你,我的好兄弟!”如今,这句话已成为班组管理中的流行语,成为管理者喜欢说的一句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