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3|回复: 0

(网购)网购化妆品藏"美丽陷阱"

发表于 2013-11-18 08:06: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341627_936211.jpg



        近年来,网购化妆品越来越受欢迎,化妆品网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然而,网购化妆品真假难辨,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困难重重。化妆品网购如何远离“美丽陷阱”?遇到消费纠纷,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案例400元买回山寨货

  “太坑了,买回来的产品竟然是山寨货!”去年年底,广西南宁的朱英华在一家化妆品网店买了某名牌爽肤水和眼霜各一瓶,共花400多元。

  朱英华称,网店店主在网上贴出的化妆品图片、包装都和自己从韩国买回来的一模一样,“对方说是批量代购,价格比我在实体店看要便宜200多元,我信了。”朱英华说。

  令朱英华没想到的是,她打开化妆品包装后发现,商品外包装与专柜正品完全不符,爽肤水的气味刺鼻,可能含有酒精,眼霜膏体与正品色状也不同。“更严重的,产品上面居然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顿时感觉被骗了。”朱英华说。

  数据低价化妆品一半是假货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

  显示,2008年-2012年,我国化妆品网购交易额占化妆品零售总额从4.6%增长到21.9%,预计到2015年,化妆品网购交易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

  广西南宁百货某名牌化妆品销售经理阿雯表示,网购揽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拼价格,化妆品实体店最大的折扣在7折上下,对电商来说,几乎很难从官方渠道拿到5折的货源。阿雯表示,“目前网上销售的低价化妆品,可能超过一半都是假货。”

  记者近日通过联系一家信用等级为“钻石”级别的化妆品网店店主,询问为何网购到手的现货和网店网络图片不一致时,店主给出了“网络图片只是参考,以收到的产品为准”“超低价格,产品有点出入很正常”的答复。当记者询问这些出入是否表示产品质量会有问题时,对方保持沉默。

  尴尬“证据不足”维权难

  朱英华将网购现货与原装产品对比后发现,网购产品包装与原装相比没有中文,也没有代理商名称及地址。带着种种质疑,她与网店客服联系,但得到的只是“包装如果没拆,可以选择退货”“你再仔细看看”等回复。随后,朱英华向当地消协投诉,但消协以“证据不足”为由没有受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叶桂明表示,虚假宣传是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的“罪魁祸首”,一些不良电商抓住消费者“爱捡便宜”的心理,在销售过程中真假参半、以假乱真、旧瓶新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一定程度上也恶化了网络消费环境,消费者在遭遇“美丽陷阱”后又往往因“证据不足”陷入维权困境。

  建议完善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叶桂明说,消费者的无奈源于行业的低信誉和网购市场监管存在空白。“就产品质量监管来说应该从制假到售假都人人喊打,但网购市场的监管却出现不小空白,长此以往,中国电商行业很可能走向泡沫繁荣。”他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多部门联合执法,并加大对售假、制假电商的惩罚力度,规范网购市场,净化网购环境。

  一些商家表示,网购化妆品假货、劣货充斥正在消耗行业信誉,进而损害实体店的权益。因此,电商从业者要加强行业自律,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树立行业良好的形象。

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