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秒杀“秒”了3小时,“千年大降价”只降一分钱,半夜起床抢的牛仔裤实际上只省了1元钱……今年“双11”,在天猫一天350亿元成交额的狂欢中,照例出现了很多“囧”新闻。疯狂血拼后,“钱花得多,东西没啥用”的悔恨情绪也在四处蔓延。
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变得更冷静起来。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工作的周倩已经参加过3年淘宝“双11”的大促销,今年也同样血拼了一回,但细看每年她购买的商品却有很大不同。
血拼女的成长史
“以前‘双11’我买的都是数码产品和家电,现在我买的主要是日用品、化妆品和旅游服务。”周倩晒了她近3年来“双11”抢购的成果。
一台卡片式数码照相机,1台豆浆机,1台8合一早餐机,花了4000多元。
8合一早餐机只用了一次,做的三明治实在没法下咽;豆浆机用了几次,但因为清洗费力渐渐也变成了“鸡肋”;至于当时花近3000元买的佳能卡片相机的像素,还没有她如今用的iPhone 5像素高,更是彻底被搁置了起来。
主要购买衣服和饰品。
当时看起来不错的衣服,穿起来效果却没那么好,1000多元的手提包“长”得太像假货,也已被束之高阁,只剩下一套卡通睡衣还在使用。
都花在日用品、化妆品和旅游服务上。
原本上千元一晚的五星酒店,几百元就拿下了,只用了2300多元就“搞定”了明年1月海南休假5天的住宿,卸妆油、眉笔、粉底、狗粮、纸抽、拖把、洗发水、沐浴露、牙膏、洗手液……这次她的购物清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实用。
“我给自己定下规矩就是这次所有买到的东西,都是真正生活能用到的。”她将自己的经验和购物清单放到了自己的微博上,几个小时就被转发了100多次,得到最多的回复就是“同感”和“赞”。
单日销售
客单价205元亿
手机淘宝成交占21%
总成交1.7亿笔
这,就是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最重要的年度大促销—天猫“11.11”网络购物狂欢节的成绩单。
经验:给购物清单排个序
再设定一个消费额
超额了从后往前删
@若有所思:去年11月11日一天就花光了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但是败的东西到手后,现在还有很多闲置着。今年我给自己的网购设限200元,不让自己再冲动消费了。
@水滴滴:控制网购物品的件数,比如今年11月只能买3件物品,这样就能控制好自己乱买东西的习惯。
@乐乐妈:我是一名全职的家庭主妇,平时最大的消遣方式是上网购物。去年一天败了1万多,现在想来还肉痛。今年计划好了,买东西,要和老公一起参与投票表决,一致通过了再买。
还有网友建议,将列好的购物清单排一下名,必买的排前面,可买可不买的排中间,那些纯粹是因为便宜才下单的,就排后面。设定一个消费额,比如说3000元,然后从后往前删,直到总额控制在3000元以内。
观点摘登
双十一是网购春运
王冠雄
社交网络:“双十一”发轫于网上的光棍节,今年的双十一,天猫也是通过移动社交方式与消费者展开红包馈赠等活动。生于社交,长于社交。
O2O: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的繁荣,让线上、线下商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可能,O2O已并不仅仅是概念。现在不开始O2O,未来就是O。
移动:用手机端浏览购物、多屏切换,对消费者来说已经很熟练。就像移动互联网数倍于PC互联网,移动电商,也将是一个远远大于PC电商的市场。
大数据:消费资讯如何更便捷地达到消费者,这需要基于地理位置、基于消费者的数据挖掘、个性化的智能推荐。这些都是大数据,大数据不空。
双十一是宣战书,一场以社交网络为沟通方式、以移动端为载体、以大数据为核心、从online逆袭offline的宣战书。
双十一是网购春运,在本来可以平滑的销售曲线上人为拱出一个波峰,将所有购买力聚焦释放、人人各取所需的购物节。
双十一是亮肌肉,马云亮肌肉给港交所看,京东唯品会们亮给淘宝看,年轻人亮给老一辈看,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文化混搭现象。
来源重庆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