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40|回复: 17

热点聚焦•赞赏激励: 员工新需求----渴望赞赏激励

发表于 2007-9-21 15:35: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可吴师傅却屡挪不“活”。最后,让吴师傅“新生”的高招是赞赏。今天,人们习惯了对优者奖、劣者罚的简单考核方式,赞赏激励已成为许多人要重新学习的功课。因为,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

222_170_ee12031d74b5a25.jpg

                                                    员工新需求:渴望赞赏激励
■李启恩

  【事件】挪出尴尬,赞出新生
  
  吴师傅是张家界工务段探伤监控车间的一名探伤工,虽说他从事探伤检测的时间并不长,经历却比不少老探伤工还要复杂: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多次成为车间的“焦点”,先后在几个班组中频频被“挪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让车间头疼、班组拒收的“刺头”。

  3年前,吴师傅刚调入探伤部门时,车间干部考虑到一组工长是他的老乡,又是业务尖子,特意安排他进了探伤一组、让工长与其结对互帮互学。可没几天,俩人就因性格不合产生矛盾。为了避开冲突,车间便将老吴由探伤一组调到了探伤三组。

  三组是探伤监控车间的先进班组,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李工长除了业务突出外,在班组管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车间干部原以为这下可以风平浪静了,没想到半年不到,吴师傅再次因防护距离不够发生违章。

  干不好就挪位!对此,车间干部的态度很坚决。于是,吴师傅又从探伤三组被挪到了探伤二组。为了避免再次出现问题,在车间的督促下,班组特意安排了两名骨干对吴师傅进行帮教,很长一段时间里,吴师傅都没发生问题。车间干部挺满意,认为这步棋算是走对了。然而刚过盛夏,一条消息拂去了车间干部脸上的笑意,老吴又因打“小报告”被职工排斥冷落。

  该挪位的挪了,该帮教的帮了,为何总不奏效?几次下来,班组长们都不太愿意接收吴师傅到自己班组了,车间干部也想不出更好的招儿。为了摸清底细,找出破解难题的良策,车间党支部书记决定到职工中走访。经过多方调查他了解到,吴师傅之所以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并非他主观上不求上进,而是问题出在挪位上。一出问题就挪位,挪了几次不仅伤了老吴的自尊,让他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还引发了逆反心理,稍不如意就与班组长对着干。挪位次数多了,也给班组长一种心理暗示,反正干不好就会被挪走,倒不如顺其自然。因此,班组的帮教措施自然有些应付,走过场、做样子,进而结成了“越挪越出事,越出事越挪”的难题。

  在监控车间当月组织的工班长月生产总结会上,车间党支部书记说:“改变后进职工需要有耐心、讲方法,一口气吃不成个大胖子,我们急于求成,搞速战速决、立竿见影,恰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挪位法是工作简单化的表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好比一个人生了病,不能光靠打针吃药,还得依靠自身的免疫机能,才能恢复身体健康。” ?

  为了正确教育和引导各班组职工正确看待和认识吴师傅,车间干部组织了以“每个人都是金子”为主题的讨论活动。活动中,老吴身上的闪光点被一一展现:为人热情,替同事帮忙不遗余力;正义感强,多次与列车上的小偷小摸、占座卖座等不法行为作斗争;工作负责,再苦再累,也会坚持把工作做好……大家几乎同时发现:原来,吴师傅身上有这么多值得赞赏和学习之处啊!吴师傅所欠缺的主要是业务不熟,个别时候思想有些偏激,其实只要发挥外在引导作用,调动自身的内在动力,吴师傅完全有能力改正自身不足,没有必要再挪位。

  为此,车间干部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对吴师傅的帮教计划:安排几名业务技术骨干轮流给吴师傅补技术课,并把帮教的实施情况纳入班组日常动态考评;车间干部、工班长主动与吴师傅沟通、交心,帮他纠正观念上的偏差,走出思想误区。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多看其长处、赞赏其优势,有了成绩就及时肯定和鼓励。

  没想到,这招的效果显而易见: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在越来越多的赞赏和鼓励声中,吴师傅像变了个人,不仅与大伙儿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业务技能越来越娴熟,而且上个月还连续发现和排除了两起设备隐患,成了受大家注目的人。

  【笔者评说】赞赏:直接而有效的激励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可在上述事例中,吴师傅却屡挪屡不活。最后,让吴师傅“新生”的高招是“赞赏”。即:通过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赞赏其优势和进步,让其重拾自尊和自信,进而产生干好工作的动力。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美,这同样也是企业中每一名职工潜意识的心理需求。管理者对下级毫不吝惜的赞美和赏识,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出职工的自信心和工作动力,而且还能融洽上下关系,使工作变得优质高效。

  首先,赏识是引导员工进步的助推剂。试想,作为企业职工,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认同,经常听到的是对自己的抱怨和斥责,那么,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的压抑?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工作,绩效将如何?其结果不说皆明。赏识职工,让职工在被赞赏中产生满意度和成就感,带着这样的心情和感觉投入工作,其士气怎能不高涨,工作效率怎会得不到提高?

  其次,赏识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油”。时下,随着班组员工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和岗位竞争压力的增大,不少基层管理者们认同于对优者奖、劣者罚的简单考核方式,也似乎淡忘了去赞美和欣赏“劣者”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久而久之,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人看事则成了习惯,批评、考核、罚款成了管理者好用的工具,而这些行为,极易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产生隔阂甚至走向矛盾的两个极端。多例事实证明:作为管理者,与其整天盯着职工的短处、花很大力气帮其纠错改错,不如发现其长处、赞赏其长处,用扬其长来避其短。这种省事又讨好的办法,管理者岂能弃置不用?

  笔者认为,赞赏应成为企业中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呼唤赞赏,不仅是员工的心理需求,也应该是当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当然,在运用赞赏激励这一方法时,基层管理者应实事求是,不吝啬也不滥用,要恰如其分,客观评价。既要充分发掘每个职工身上的“闪光点”,也要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和引导职工扬长避短、追求卓越,化赞赏为绩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15:40:03 | 查看全部
象这样重要的信息, 我总是领先看到。

美丽人生老师和夏老师辛苦了 [s:126]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15:57:25 | 查看全部
祝贺!! [s:126]  [s:126]  [s:126]  [s:126]  [s:126]  [s:126]
其它在比较中落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16:04:52 | 查看全部
[s:126][s:126][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17:28:16 | 查看全部
祝贺澧水旺仔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17:37:30 | 查看全部
赞赏是激励员工的最佳手段,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但一个很简单的赞赏语,也许能够给带来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感谢班组天地采编“赞赏”主题版面,也非常钦佩那些运用赞赏激励员工的管理者。在此提供电子书《水知道答案》,书中非常精彩、生动、超乎想像的“赞赏”的威力以图片形式展现给大家,也许更能增加大家对赞赏的神奇作用的认识。
(电子书下载后用winrar软件解压缩,如果没有软件建议可到网上下载后安装使用,很方便的)
水知道答案.rar (227 KB, 下载次数: 5)
[s:126][s:126][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17:55:46 | 查看全部
请问老师,是什么啊?我怎么打不开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18:51:18 | 查看全部
热烈祝贺李老师,真诚感谢夏老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19:11:32 | 查看全部
电子书下载后,用winrar解压缩,如果没有可以在网上下载安装,网上有很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20:00:01 | 查看全部
祝贺旺仔!向旺仔学习,向旺仔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