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97|回复: 34

职校发展滞后 技工地位低下

发表于 2013-11-18 14:39: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刊文,对当今技工尤其是青年技工的工资状况进行了报道。其中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具钳工类第一名、20岁出头的张文良在第九届“振兴杯”决赛期间的一席话道出了不少技术工人的心声。张文良说:“拿了‘振兴杯’冠军后跳槽去了一家国企,工资还是2000多元。”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发现,时下收入低、待遇差、任务重已逐渐和青年技术工人的生存状态画上了等号。(中国青年报)
        在现代社会,职业教育对于国民经济及社会的意义,毋庸赘言。譬如德国的工业设计与制造享誉世界,其核心支撑就是德国扎实完备的职业教育,中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会选择继续进行职业教育。也应看到,十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成为支撑中国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大军,但另一方面,我国职教仍存在创意乏力、山寨横行、技术滞后等诸多短板,致使我国技术工人地位低下。
        从具体的国情看,我国劳动力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劳动者,其子女的就业需求和求职压力巨大,在国家逐步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大环境下,只有全面接受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才能有效突破就业弱势。这是我国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职责。
        现在的中职教育逐步全免了学费,高职也因生源问题而拆除了入学门槛,就连异地高考政策也都只向外来人员的子女开放职业教育,用不了多久,职业教育便会成为“平民教育”,成为穷人、百姓子女不得不选择的教育。这不仅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还会加速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
要改变目前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评价,应从改变不合时宜的思想,从制度设计、改革政策做起。思想层面,要在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现代职教的时代潮流中,应摒弃官僚主义,深入基层,从思想、政策、制度、操作各个层面逐一梳理涉及职教的主要问题,哪些问题是省市一级政府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需要中央政府层面统一协调解决。
        制度设计层面,政府在政策制度设计上要作表率,创造有利于职教良性发展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发挥广大职业院校校长与教职工的智慧与创造能力;而不是去职业院校指手画脚,越位关注微观操作技术层面的问题。改革政策层面,应深化改革,推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与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分类考试制度,避免国家考试录取制度“一棍子”把职教打入底层;加大对职教的投入,扩大优质职教资源,表明这类人才培养是重要的与高质量的;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职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在社会上树立和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氛围。
        只有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力的发展起来了,才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术过硬的专业化得技术工人队伍。这样的技术工人队伍才会得到市场和企业的认可,频繁的跳槽事件的发生将会大大的减少,工人的在企业的地位将会大大的提高,薪酬也会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文/曾小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4:40:23 | 查看全部
敬请各位老师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14:43:45 | 查看全部
好快啊!感谢支持本期事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14:44:51 | 查看全部
欢迎老师参加本期事评,您辛苦了,向您致敬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14:46:14 | 查看全部
你的观点很新颖,很有说服力,严重支持。甘心您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14:48:40 | 查看全部
怎么变成曾小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14:49:16 | 查看全部
一会还要开会去,不能细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14:49:33 | 查看全部
晚上再来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15:46:0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6:58:18 | 查看全部

回 2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多多关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