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06|回复: 24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理性看待技工“跳槽”现象

发表于 2013-11-21 15:04: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理性看待技工“跳槽”现象
文/邢承木

    11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刊文,对当今技工尤其是青年技工的工资状况进行了报道。其中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具钳工类第一名、20岁出头的张文良在第九届“振兴杯”决赛期间的一席话道出了不少技术工人的心声。张文良说:“拿了‘振兴杯’冠军后跳槽去了一家国企,工资还是2000多元。”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发现,时下收入低、待遇差、任务重已逐渐和青年技术工人的生存状态画上了等号。在“振兴杯”决赛举办期间,记者进一步向参加这一国家最高等级青年职业技能比赛的247名选手中的50位选手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78%的受访青年技术工人认为:自己的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98%受访青工表示身边有同事因薪资过低而跳槽!
    时下,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对“跳槽”应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就拿自己来说,也是“跳槽”一族。今年4月份,怀着无奈而又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原来所在的企业。说无奈,是因为公司薪水低且涨得慢,家庭经济压力迫使我不得不另做打算。说依依不舍,毕竟在公司干了10年,对公司有些感情,和同事们处得很好,想到要离开,心里很不是滋味。前几天,原来一个同事的儿子结婚,我知道消息后,特意请了两天假过去帮忙,原来的同事们见到我,都格外亲热。
    但话说回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企业员工来讲,一个适宜、安全、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毋庸讳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时时刻刻在朋友、同学、领导、同事、不同企业之间做着全方位的比较。如果处在一个非良性的工作环境中,势必造成员工在事业、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一种挫折感和失败感,即:事业没有前途,工作失去价值,生活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改变处境,“跳槽”就成为一些员工的唯一选择。在这方面,技术工人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有技术优势,另谋高就可能更胜一筹。笔者认为,造成“跳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体利益最大化驱动 。追求更多的物质利益享受,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需要。特别拥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人才,对于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要求日益强烈,他们期盼和呼唤所获取的利益与自己的优势相一致。即使他们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环境已经感到比较满意,一旦出现更好的地方,有的人仍然会受到利益的诱导和驱动,舍掉芝麻去捡西瓜。如果感到自己的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跳槽”自然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企业而言,个别技工跳槽,可能不足为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经常关注和研究“跳槽”现象,分析技术人才的离职率是否达到警戒值。当企业内的高级技术人才离职率较高时,就应当警惕“跳槽”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体行为而是群体行为,很可能是企业自身有了真正的问题,让这部分员工感到不满。
    二是不公平待遇政策。无论什么企业,其员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其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企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如果把企业比作一头雄鹰,则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好比这头鹰的翅膀,同等地重要。但现实中,许多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给予差别对待,重视管理人才,轻视技术人才,拔高管理人才待遇,将技术人才视同普通员工。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不公平对待,比较突出地反映在薪酬和生活待遇方面。技术人才享有的,管理人才可能全享有;管理人才享有的,技术人才却可能享受不到。就薪酬而言,一方面保障员工基本生活所需,另一方面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所以,不公平的薪酬待遇政策,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大大地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三是缺少发展机会。技术人才多属于事业型人群,有着较高的获得专业成就的欲望,在工作中他们期望能拥有更多的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和创业机会,努力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趋于完美。在不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这对于技术人才几近于一种奢求。企业常常只重视为管理人才提供轮训机会,而为技术人才很少有提供类似的条件,让他们“看不到光明未来”。企业管理人才有比较宽广的职务晋升通道,可以纵向沿着科员、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总师、副总经理、总经理的职务阶梯步步攀高,也可以横向在不同的部门或公司任职。技术人才的职务晋升相对狭窄得多,仅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优异高级工程师五个职务级别。同时,企业出于各种因素考虑和受限于现状条件,不能够给技术人才提供一个优良的创业环境,让技术人才以各种形式自主地开发新项目、新课题。种种不利于技术人才发展的因素,让技术人才看不到自己在企业的发展前途。         
    四是激励措施不力。有的企业吸引不到技术人才,留不住技术人才,并不是由于对技术人才不重视的因素,只是受限于现实条件制约,企业无法或没有能力对技术人才采取诸如提供高薪酬、提供诱人的职业发展机会、给予重金奖励等有成效的激励手段。“拿了‘振兴杯’冠军后跳槽去了一家国企,工资还是2000多元。”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具钳工类第一名、20岁出头的张文良在第九届“振兴杯”决赛期间的一席话道出了不少技术工人的心声。再有,有限的技术研发投入不能合理支出,在对做出成果的技术人才奖励时采取人人分杯羹或者领导挂帅一条龙式的分配做法,对真正付出辛勤劳动的技术人才造成了抹不去的伤害。如此还怎么能让技术人才心甘情愿地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才智呢?
    笔者认为,对于很多新工来说,到一家公司不是为了赚到多少,而更多的是要问自己学到了多少。对于熟练工或高级技工来说,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则显得至关重要。但是,不可否认,“跳槽”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首先,要“跳槽”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找另一份工作。其次,当你找到另一份工作后还要用一段的时间来熟悉环境和工作程序,另外,如果你是离开原来的工作然后再找另一份工作的话还要支出在找工作期间的所有费用。客观地讲:现如今人才市场虽待聘职位很多,但真正适合各类人才的职位并不多。所以奉劝“跳槽”者应冷静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自己有个正确的理解和定位,切忌盲目乱跳,要谨慎行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5:21:1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5:26:11 | 查看全部
感谢邢老师参加本期事评,您辛苦啦,向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5:27:56 | 查看全部
现如今人才市场虽待聘职位很多,但真正适合各类人才的职位并不多。所以奉劝“跳槽”者应冷静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自己有个正确的理解和定位,切忌盲目乱跳,要谨慎行事。
                     您说的真好,支持您的观点,再次表示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5:39:33 | 查看全部
奉劝“跳槽”者应冷静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自己有个正确的理解和定位,切忌盲目乱跳,要谨慎行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5:47:47 | 查看全部

回 3楼(鲁宝林) 的帖子

谢谢宝林老师加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5:48:14 | 查看全部

回 4楼(mengjiye) 的帖子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8:27:31 | 查看全部
欢迎邢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8:29:45 | 查看全部
作为跳槽的一员,邢老师更有发言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8:30:12 | 查看全部
确实是这样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