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刊文,对当今技工尤其是青年技工的工资状况进行了报道。该报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时下收入低、待遇差、任务重已逐渐和青年技术工人的生存状态画上了等号。在国家最高等级青年职业技能比赛--“振兴杯”决赛举办期间,记者向参加比赛的50位选手发放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8%的受访青年技术工人认为:自己的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98%受访青工表示身边有同事因薪资过低而跳槽!
应该说,这个报道是中肯的、可信的,真实反映了当前技工、特别是青工技工的生存现状。人们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有的合法劳动都应得到尊重,得到与付出对等的报酬,技工当然也不例外。
技工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一个企业的发展,不管有多少能够运筹帷幄、英明果断的领导,也不管有多少让人望其颈背、博学多才的专家,离开了技工,这个企业的发展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中国是如此,外国也概莫能外,本田、宝马、奔驰等公司之所以能够叱咤风云,就是因为拥有大量的技术精湛的技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加剧,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曾经的“本科起步,硕士达标,博士吃香”时代已渐行渐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技工的综合素质往往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和走多好的关键一环,正因为如此,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技工已日益成为各企业争相抢夺的“香饽饽”。
虽然技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会各界也心知肚明,但技工的报酬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长期视而不见,长此以往,势必会引起连锁反映,导致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会加剧企业“技工荒”现象。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发力和升级,先是南方出现了“用工荒”,紧接着是制造业发达的江浙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到后来是发展到了全面的“用工荒”,致使许多企业开工不足。但认真分析起来,其实这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用工荒”,因为如果企业不限条件招工,在劳务市场一抓就是一大把,企业真正缺的是技工,企业的“用工荒”其实就是“技工荒”。如果企业不以合理的薪酬吸引技工,技工便会“用脚投票”,果断跳槽另谋高就,必然会加剧个别企业本已捉襟见肘的“技工荒”。
会窒息技工创新动力。人的创新动力从哪里来?很大程度上从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承认的喜悦中来。技工付出劳动,却得不到与其辛勤劳动相对等的报酬,会让技工认为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社会和企业的承认,积极性、主动性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便会让技工意志消沉,创新动力锐减,出现企业、技工“双输”的局面,最终的结果会由企业、社会和国家共同“埋单”。
技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青年技工更是企业的希望所在,善待技工,给予技工付出相当的劳动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的良心所在,更是社会的责任所系,也是步入创新型国家的务实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