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72|回复: 10

组织起来的青工,才有争取合理薪水的能力

发表于 2013-11-22 22:51: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拿了‘振兴杯’冠军后跳槽去了一家国企,工资还是2000多元。”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具钳工类第一名、20岁出头的张文良在第九届“振兴杯”决赛期间的一席话道出了不少技术工人的心声。 时下,收入低、待遇差、任务重已逐渐和青年技术工人的生存状态画上了等号。笔者调查发现, 78%的受访青年技术工人认为:自己的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中国青年报 )
  企业若想长远发展,必须有稳定的青工群体,他们的努力是前进的动力。但正是这一付出最多的群体,却被当成密集劳动力使用,企业只愿意掏最少的薪水,让不少青工在温饱线上徘徊。若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就没法保证生活的质量,青工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职业声望也会遭遇歧视,所以多数青工会选择跳槽。
  青工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并且一有机会就选择跳槽,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金钱。企业利用资本的优势地位,过度降低劳动力使用的成本,大多数只能肯付2000~3000元。青工自己糊口尚可,养家则绝不可能,可他们正面临着娶妻生子、孝敬父母、提高生活等多重责任。这些责任都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青工的劳动付出需要与之匹配的薪资。
  除了金钱因素,青工在企业里也会被当成流水线上的一环。一个原本可以全面发展的技术工人,只有一项技能得到最大程度运用。这样一来,青工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拥有的技术也会落后于市场需求,如果熬下去必然丧失与企业讨价还价的机会。我们常宣扬中外技工的对比:同样能够维修和调试技术设备,外国专家的薪水是国内青工几百倍。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外国专家的知识和技术能合二为一,青工的学习和进修等无形的报酬却被剥夺了。
  此外,青工频繁跳槽,实际是在寻找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在更高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问题在于,为何青工总是离开工作多年的企业去外面寻找机会?因为企业缺乏一个合理的激励制度,绝大部分岗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青工直接被固定在企业最底层,再加上缺乏持续的培训教育,只能频繁跳槽才有翻身机会。也就是说,市场竞争让人才流动起来,跳槽是青工实现自我的渠道。
  其实,青工付出和薪资之所以不成正比,根源在于青工缺乏与企业的议价能力。青工人数再多,技术再优秀,但只是一个又一个分散的个体,而企业的是一个强大的经济联合体,在这样的条件下根本不具备平等的博弈能力,只能选择跳槽这种消极的退出模式。若想改变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赋予青工组织化维权的权利,例如改革现有的工会帮助青工与企业进行合同谈判,或者允许青工组建新的团体与企业主进行市场博弈。
  一言以蔽之,青工和企业,劳方和资方,必须成为市场实体的左右手,才能有力气平等地掰手腕。所以,必须从制度和法律层面破局,让利益分配制度能够正常化,青工才能从企业发展中获益,才能付出自己的忠诚度,而不是跳槽寻找更佳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3 06:57:14 | 查看全部
查理老师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3 07:07:20 | 查看全部
青工和企业,劳方和资方,必须成为市场实体的左右手,才能有力气平等地掰手腕。所以,必须从制度和法律层面破局,让利益分配制度能够正常化,青工才能从企业发展中获益,才能付出自己的忠诚度,而不是跳槽寻找更佳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3 09:05:22 | 查看全部
欢迎赵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3 09:08:55 | 查看全部
如今低保是多少,在什么样的城市能够生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3 09:09:29 | 查看全部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你给的这些工资能否吸引到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3 09:10:08 | 查看全部
所以要想留住人才一定要全面为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3 09:28:31 | 查看全部
欢迎赵老师参加本期事评,您辛苦了,向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3 09:29:39 | 查看全部
不哈意思,因为太忙,我支持晚了。感谢您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3 09:30:25 | 查看全部
您的论述掷地有声,有理有据,令人折服,支持您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