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青年技工付出与薪资是否不成正比的思考
11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刊文,对当今技工尤其是青年技工的工资状况进行了报道。其中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具钳工类第一名、20岁出头的张文良在第九届“振兴杯”决赛期间的一席话道出了不少技术工人的心声。张文良说:“拿了‘振兴杯’冠军后跳槽去了一家国企,工资还是2000多元。”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发现,时下收入低、待遇差、任务重已逐渐和青年技术工人的生存状态画上了等号。在“振兴杯”决赛举办期间,记者进一步向参加这一国家最高等级青年职业技能比赛的247名选手中的50位选手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78%的受访青年技术工人认为:自己的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98%受访青工表示身边有同事因薪资过低而跳槽!
那么,你感觉目前青年技工的薪资水平低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呢?此种现象又会对国家、企业、员工造成什么影响呢?欢迎就此新闻事实进行评论!
本期的题目使我想到了:企业培养一个技术工人要付出多少?有谁想过、计算过,企业培养一名技术工人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要付出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哪一位员工从学校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名将要上岗的员工,首先要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知识考试合格后才允许进入工作岗位,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员工进入企业,独立担当工作前都需要进行培训和教育。
上世纪末还有带薪进修上大学的机会,很多企业分批送人出去带薪进修,进修过的员工陆续走上了管理岗位,也有人进修完了以后,手中有了资本就开始跳槽,为了争取这个进修的机会,很多人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手段得到进修的名额;虽然后来企业对送去进修的员工采取了防跳槽措施,但是对于执意离开的员工还是大开绿灯,并未阻止员工的发展和追求。虽说有些人学会技术以后跳槽有丰厚的工资待遇,可是如果你在没有过硬的技术之前去这家企业,他可能给你这份工资待遇吗?他会拿出巨额的资金培训你学技术吗?
随着国家科学教育的发展进步,现在对大学生的需求不是那么迫切,但是培训仍未停止,每当设备及技术更新需要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人才的时候,企业都会派人去学习新技术、新设备方面的知识,试想没有企业的培养,哪儿有冠军之说呢?
参加技能大赛也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参赛之前集中培训,使参赛选手的操作更规范,更加严格的遵守操作流程,以便在参赛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成绩或者名次没有立即加薪,是因为也需要照顾其他员工的情绪,因为冠军不能包揽所有的工作,有些基础工作还需要其他的员工来做。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享受着“高岗高薪”的待遇,工作却是能推就推,推不掉的就往下压;也有些人看到进修及培训有机可乘,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占名额,单位的每次进修及培训都是个别人包揽了,有些员工接受培训尚且可用,也有些人是什么情况相信大家都明白,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况且企业培养了人才,自然也想让人才为企业服务,鉴于上面提到的有些情况,并不能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只有对可用的人才极尽可能的用,而且待遇和薪酬一时还不能跟上,也就造成了“青年技工,付出与薪资不成比例”的现象。但是作为一名企业人才,企业给你机会扬名,而且为你后期的跳槽做好铺垫,比起那些没有你这样的机会,但是能力不在你下或者略逊与你的人已经是很幸运了,起码你还有机会跳槽享受高薪,而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却缺少竞争力,而且如果技术尖子跳槽,势必会出现技术断层的现象,他们就要顶替到技术能手的岗位,企业重新培养技术能手来接替跳槽者的岗位。
也不否认,现在的体制对于能者多劳,还不是很到位,也打击了技术能手的积极性,造成了人才的流失,这些现象需要一些时间来改变,对于有些不须多言的情况,还需要时间来改变。
另外应该多提供一些类似“张文良”这样得冠军的机会,使企业拥有更多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平台留住这些技术能手,使大多数的员工都是“张文良”似的技术能手。(张俊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