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把技工不当人才是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的根源
有一句很经典很搞笑的戏言:“别拿村官不当干部”。如今实际生活中,在多数技工身上的确是存在付出与收获薪资不成正比的现象。这与“拿技工不当人才”心态有关。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逐步形成共识。但是在哪些人算人才的问题上还存在偏见。一提到人才,人们往往会想到高学历、高职称、高职位的科技人员,对社会贡献较大的就是人才,而对技术工人的价值在认同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和扭曲,认为他们学历低、知识浅、素质差,算不上人才。这是一种陈旧的思想观念羁绊,所以技术工人“技不如人”,出现“脑体倒现象,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也就在情理之中。
其实,科技人员,高级技工是人才,许多没有大专学历但有丰富的实际经验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在劳动力资源已经逐渐被“人力资源”所取代。技术工人也是人才,而且是高级人才,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共识。但是,一到实际工作中人们又狗眼看人低,总认为没有学历的一抓一大把,一转头砸到好几个。所以把技工不当人才。
由于忽视对技术工人的培养,技工后继乏人的状况十分普遍,以致用人单位不惜花几十万招聘技工也招不到人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技术工人短缺又是不争的事实。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经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对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技术工人的培养却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尽管技术工人的短缺早已出现,但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还难以适应。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已经直接影响到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和企业的素质,影响到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社会上鄙视职业教育、轻视技术工人的思想相当严重,同时受人才高消费影响,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遭到冷遇。还有更多的人认为,制造业是车、钳、刨,和廉价劳动力差不多,待遇偏低。一些企业只重视管理人才,不重视一线技术人才,于是年轻人不愿当工人,当了工人也不愿意钻研技术。社会上把技术工人当成廉价劳动力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这样就造成技术工人被当成廉价劳动力,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的奇怪想象。
然而人才用时方恨少。许多地方用人单位不惜高薪聘请技工,确是“高薪难求”。 “招工难”,招技术工人更难的现象时有所闻。数据显示,在2.3亿的农民工中,技术工人严重缺失。某企业负责人表示,每年招到的工人基本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而培养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至少要花5年以上的时间。以致年薪17万找不到技工,年薪200万招聘高级技工的反常。
全社会应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破除不把技工当人才的狭隘思想障碍,在技能人才的激励上,企业尤其是使用技能人才多的企业,多没有建立鼓励生产操作一线技能劳动者钻研技术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收入分配机制。在企业外部,由于没有给技能人才创造灵活的流动环境,因而也没有达到使技能人才在流动中实现应有价值,以逐步提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达到鼓励技能人才投资的目的。 没有形成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的机制,所以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的的奇怪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