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温暖棉农返乡路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石河子是我国优质商品棉出口基地和彩棉生产基地,年产棉花30多万吨。每年棉花采摘期数以万计的内地摘棉工远赴石河子摘棉。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场共引进河南、甘肃、四川、陕西、重庆、宁夏、青海以及疆内拾花工5万多人。从10月下旬开始,拾花工分批陆续返乡,石河子火车站开行23趟专列运送摘棉工,最多时一天三四列。为了让摘棉工高高兴兴而来、平平安安回家,该站开展让旅客满意活动,对摘棉工亲情服务,客运员学说各地方言,运送哪里的摘棉工说哪里的方言,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有一到车站如同回家的感觉。
河南话,四川话,甘肃话……进入冬运以来,在新疆石河子火车站摘棉工运输组织中,不时可以听到铁路客运员操着流利的各地方言,与素不相识的摘棉工落着耳熟的家乡话,让摘棉工返乡路上多了一份温暖。
主任值班员董俊惠说,石河子车站客运职工都会说方言。今年新分大学毕业生马涛家在城乡结合部,附近有个劳务市场,23岁的他听着各地方言长大,会说河南、甘肃、四川、陕西、江苏五种方言,语言特长成为他干客运员的优势。他说,用方言可以拉近距离,好沟通,旅客配合。前几天,有一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农民工因肠胃不适需要买药,听懂了他的话,马涛及时给他找来了药,彝族农民工十分感激。
铁路职工的服务态度感动了棉农,一句方言,一个轻微的举动温暖了他们的心,如果我们都像这些铁路职工一样、想好的办法为旅客为社会服务,简单的一句温暖的话,及时伸出自己温暖的手,大家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圆中国梦的路不在遥远,温暖无处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