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9|回复: 1

姚树洁:青岛石油爆炸暴露安全漏洞

发表于 2013-11-25 10:13: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22日凌晨3时许,青岛市黄岛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10时许,抢修过程中,管道破裂处起火,导致威力巨大的爆炸。到24日北京时间下午7时,已经有52人死亡,11人失终,160多人受重伤。现场情况惨不忍睹。

由于事故的严重性,习近平总书记24日亲临青岛慰问受伤人员,说明本次爆炸,已经属于全国今年以来最大的生产安全事件。

其实,石油生产安全一直是既煤炭生产安全以后的严峻问题。表一列举2010年到现在,石油和石化系统的多个安全事件。这些事件,本来应该引起这两个大型国企的高度重视,可是,一个事件刚刚过去,另一个事件,甚至是更大的事件,就接着发生了。


1.jpg
青岛黄岛爆炸事件,最少出现了以下几个不可原谅的安全环节。

首先,管道不应该设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如果是这样,在安全方面就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最少在选地方和选材料方面,必须绝对严格。

其二,这是一个投资13亿,刚启用不到三个月的工程项目,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如此大的事故,最新的技术装备在哪里?

其三,22日3时发现油漏,为什么没有考虑到漏油可能引起爆炸?而是立马修理油漏,而没有采取措施,防止爆炸发生?本次事件,是因为3时到10时的7个小时间隔,没有人考虑到漏油漏气而产生的油气混合物,会引起激烈的爆炸。在这7个小时的时间里,如果有人和部门启动安全应急机制,本次爆炸有可能不会发生。

其四,中石化和中石油的高管们,腐败问题丛生,工资奇高,安全意识奇低,有关部门为什么不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其五,安全检查形同虚设。一个月前,黄岛输油管道刚刚通过安全大检查。请问,天天搞检查,是真查还是假查?

习近平亲临现场,是三中全会以后,考验‘国家安全委’的第一关。中国的安全,在外,必须强兵利剑,在内,必须实现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只有国家内外安全了,人民才能得以安居乐业,社会才和谐,幸福。

本次青岛的爆炸事件,给受害者的最大安慰,就是在全国范围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我想,习近平到了青岛,除了安抚受害者和家属,更主要的目的,也是透露这样一个信息,这是国家安全委的一大使命。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6 18:09:59 | 查看全部
形式主义的检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