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的大姑今年已经70多岁了,按说在她们那个年代的农村,婚姻基本都属于父母包办,能谈得上什么爱情?其实我大姑也并不是自由恋爱获得的爱情,她的婚姻是爷爷一次酒后失言的“杰作”,爷爷糊里糊涂将我的大姑许配给了十里之外贫困山区的一个未婚青年,就是我大姑父。
在那个年代,山区条件是最苦的,粮食产量比平原地区少许多,弄不好就要挨饿逃荒。谁都知道山区贫困,谁都盼着将来少吃苦头,日子好过些。我的大姑也不例外,对于这门婚姻,她是极力反对的。但爷爷好面子,死活不肯去退亲,还狠狠打大姑。事已至此,大姑只好认命。
从定亲到出嫁,我大姑与大姑父只远远地看过对方一次,那还是在许多族人“监护”之下。
进了大姑父家门,入了洞房,我大姑的心始终是悬着的。大姑出嫁时正值初春,路边树枝上的冰凌还未完全融化。大姑此刻的心里,也象是装着冰凌一般,内心忐忑不安。她不知对方是精明还是傻瓜,是否有什么残疾。如果地方穷,人再不能劳动,那往后的日子还有什么奔头?所以那时大姑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只要一发现对方有什么缺陷,就立即一头撞死。
所幸大姑父人并不傻,也没有什么残疾,五官长得也还端正,除了老实不爱说话之外,其他的就挑不出什么毛病了。至此,大姑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是踏实了些。
山区穷,但山区的人厚道。因为很少有姑娘肯嫁到山区来,有的嫁来后一看条件太差,没多久就逃跑了。大姑父的4个哥哥中,其中两个没娶过媳妇,另外两个娶了媳妇但后来又跑掉了。所以大姑父一家人象对待“皇后”一样对待大姑。大姑是个性情中人,也是个很容易知足的人,一看这家人这样,大姑父又是老实巴交,于是就下定决心留在山区过一辈子。大姑内心的冰凌随着季节的变化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大姑的爱情也是从那时起才开始的。
大姑父当时在家排行老小,虽然日子艰难,但他仍然得到了比其他兄弟多一些的宠爱。因此在他身上就多少有一些“懒”、“馋”的毛病。有一回,大姑跟婆婆在家择韭菜,大姑父在一旁无所事事,就对大姑说:“你给我拿根韭菜,我卷煎饼吃。”大姑心里觉得有些生气:我们在干家务活,家里另外4个一点忙也帮不上,你不光不帮忙还要吃喝。但婆婆在场,大姑不好发作,她眼珠一转,计上心来。随手抓了两棵韭菜,又悄悄地掺了一棵“丝丝毛”(一种很象韭菜的草),不动声色地递给了大姑父。大姑父不知是计,卷上煎饼就吃。正嚼着觉得不对劲的时候,看见大姑在偷偷地笑,大姑父知道上当了,拿着煎饼假意要打大姑。婆婆问清原委,不由也笑了。笑声在这个贫困的家里传出来,传出好远。
还有一次,大姑父和大姑要下地干农活,大姑有些事没处理好,让大姑父先走。大姑处理好事情后也下地了。远远地,大姑发现大姑父蹲在地头上抽纸烟呢。看到大姑来了,急忙把烟藏起来,拿起锄头走到地里去了。大姑假装不知道,指着地头对大姑父说:“刚才我看见这儿好象有只兔子,你怎么不逮着它?”大姑父说:“没有啊,我怎么没看见?”大姑“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大姑父这才知道刚才已经被大姑看见了,不由得脸通红,也跟着傻笑起来。
从此大姑父再也不敢偷懒,并且他对大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恋。他知道了大姑是个塌实过日子的人,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干起活来也不觉得那么累了。过了不久,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大姑是个能干且厉害的角色,对他们一家也刮目相看了。可以说,大姑的到来给大姑父一家带来了转折性的改变。
大姑很能吃苦,头脑也灵活。那时侯每个月生产队按劳力分配的粮食根本不够吃,而且当时是大伙一起干,光听见工具哐铛铛地响就是不见出成效——都糊弄。但大姑家里男丁多,挣的少吃的多,咋办?只能偷,(其实这种做法是违背大姑做人的原则的,大姑做人光明磊落,从不喜欢小偷小摸,但在那个不这样做就要饿死的年代,大姑没法去逞强,毕竟一大家人等着她养活)。当时队里也为此制定了措施,一旦被逮住就上村里的广播,还会被罚工分。因此就要做得隐蔽。大伙儿也偷,大姑也偷,邻居中时不时有上了广播的,但大姑却从没被逮住过。大姑那时留着长发,盘成一个大大的髻,奥妙就在这个髻里。大姑不贪多,但细水长流。每次收工,她都将发髻解开,把偷来的粮食细细地盘在发髻中。都知道大姑辫子长,发髻大,大姑干活又卖力,有时就算生产队长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大姑就是靠了她的发髻和她的智慧养活了婆家老小7余口,也是靠这些赢得了全家人的尊敬和拥护。(在那个道德观不到位和饥荒的年代里,偷并不能作为衡量道德的标准,当然,这种方法现在决不能推崇。)
后来全国实行了农田包产到户制度,大姑带着一家老小扑下身子大干,真的出现了诗中所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河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但干归干,大姑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有一次婆婆口渴了,随手摘了别人田里一支黄瓜,大姑很生气,她说,当初偷是没办法,在那个年代是国家政府制度出现了问题,而现在,新社会新形势,多劳多得,靠劳动吃饭,就不能再出现这种不光彩的现象了。大姑带着婆婆把黄瓜送到了主人家,并道了歉。婆婆象个做错事的小孩子,脸通红。从此大姑家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一家人都吃苦耐劳,拼了力气向前奔,大姑家的男丁多在这时也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不久大姑家就成了村里的佼佼者。村里除了有两家倒腾买卖的发了财,就数大姑家日子过得最红火了。大姑一家在村里的地位更高了,大姑父的两个哥哥也相继找到了媳妇。大姑也更加有威望了,谁家经办红、白事情,都会把大姑请去坐镇,不图大姑去干什么,只是让大姑动动嘴巴,做总指挥。仿佛大姑一开口,他们家立即也变得有光辉了似的。
村里人如此敬重大姑,大姑父就更甭说了,他对大姑是又爱又敬又怕又疼,每天对大姑呵护倍至。大姑虽然辛苦,但心里却甜得如同生活在蜜罐里。大姑用自己过人的智慧,收获了那个古老、封建年代的自己独特的爱情!大姑的爱情,其实就渗透在她生活的积极向上、不怕吃苦、肯动脑筋的一点一滴中,是用苦中作乐的精神状态做支撑,用大家伙齐心协力向前奔作为支持动力的。这份爱,化解了大姑对爷爷的怨恨,减轻了大姑肩上的担子,陪伴着大姑走过了艰辛的岁月,迎来了丰衣足食的新生活!
当我听大姑讲起她的这些故事时,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大姑的爱情,与现代年轻人所崇尚的爱情多么格格不入啊!现代人的爱情,象酒,轰轰烈烈、醉生梦死,却不能持久,而且容易受伤害;而大姑的爱情,象茶,朴实无华,却恒久存在,只要我们常常给杯中添些茶叶,它就能时时散发出浓郁的茶香。
我的心中,渴望自己也能象大姑那样,拥有这样一份平凡的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