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人生存现状
20年卖不完一本诗集诗人们在自身与宇宙相通的无边无涯的精神世界里,披荆斩棘,艰苦卓绝,创造了惊风雨泣鬼神的语言奇迹;尤其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他们放弃世俗生活的欢乐,铁锥般专注于诗域。但是,光靠写诗歌是无法生活的,这样的诗人生存状况不佳,被称为“不会经营自己的诗人”。目前把精力完全放在诗歌上的职业诗人目前还是很少的,他们在生活窘迫时,往往靠家人、朋友和亲戚资助。
职业诗人杨嘉利1996年出版了一本自费印刷的诗集,可是直到今天为止,快20年了,依旧没有销售完,还有几捆诗集放在他的床下。他的作品在全国20几家刊物发表,每月可以收到几百元稿费,扣除邮寄和打印的费用,几乎没有盈利。因为他是残疾人,靠政府给予的生活补贴才勉强生存下去。
光靠写诗歌的诗人生存状况被称为“不会经营自己的诗人”。图为法国画家皮埃尔·皮维·德·夏凡纳作品《贫穷的渔夫》 左手行医右手写诗站在岁月的高处/回眸不舍昼夜的大川/江河时而平缓东流/时而惊涛裂岸/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是江西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南昌市诗歌学会常务理事王治川《秋天的怀念》中的句子。
王治川现在供职于江西省肿瘤医院,左手行医,右手写诗,生活倒也平淡幸福。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觉醒了,他就有一种“痛”。这种“痛”,日夜不停地鞭策他把某件事做到极致的好,以此来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王治川要做的事,就是写诗。他说,哪天我的生命结束了,但愿人们说死了个诗人。但是因有所牵挂,所以王治川的诗就有所局限。工作、生活和诗歌,到底谁最重要?到底谁可以舍弃?可能王治川此生都无法有个结果。这也是他永远的“痛”。眼前,王治川最迫切最清晰要追求的目标是,出一本诗集。他至今还没出过诗集。
江河十年只写了十首诗在长诗《泰姬陵之泪》之前,欧阳江河差不多有十年没动笔了,他在北京的一家著名演出公司做演出策划,一做就是六七年。他很坦然,诗人就不要谋生了吗?
在这十年里,曾被成为“中国朦胧诗五大家”之一的欧阳江河(即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只写了十首左右的诗,但写了很多文章,包括音乐、绘画、电影等领域的评论,甚至还有建筑、摄影和舞蹈方面的文章,以至于有了音乐和美术评论家的头衔。辞掉演出公司的工作之后,他的生计主要靠“卖字”来解决。2002年起,有日本人欣赏他的书法,独家买断了他十年内的书法作品。
这十年,欧阳江河如同一座沉寂的火山一样存在。或许,这长长的寂寞算不上什么。里尔克、瓦雷里都曾经沉寂很多年,芒克也沉寂了很多时间。诗人写作,有人是长流水,有人有间歇期。欧阳江河自己曾解释说,在这样的时代,他根本无所谓写不写,“我不做诗歌的秘书”。“我成功剥离了作为生活和写作的欧阳江河,没把我的写作变成我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