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北京讯(记者张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迅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成为“世界工厂”。但基于自身禀赋和工业基础等因素,缺乏核心技术与优质品牌,中国工业通过低端嵌入全球市场,逐步形成了低端路径依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中国工业亟待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有效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现状,这成为现阶段中国工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与现实路径。
本报今日6版刊发的赛迪智库报告——《中国工业亟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分别就中国工业亟须摆脱价值链低端锁定现状、新竞争环境下通过协同创新体系才能赢得持续优势以及构建技术、模式、品牌“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的思路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报告》指出,中国工业摆脱低端弱势、实现整体突破的方向在于基于价值网络的技术、商业模式和品牌战略“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发挥系统协调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为此,《报告》提出三条主要思路:一是能有效支撑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全链条顺畅运行,避免价值割裂。二是大幅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效益。三是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报告》认为,现阶段实施协同创新要基于中国工业的现实情况,找准着力点,阶段推进。《报告》提出五条对策建议,一是科学定位,分层次推进技术创新。二是循序渐进,把握技术创新阶段重点任务。三是重点突破,不断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四是着眼长远,持续提升工业品牌影响力。五是多措并举,有效优化协同创新发展环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