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教育的春天从何而来
一直认为学生厌学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人不喜欢文化学习,因为人的爱好是有多样性的。也曾经对一些厌学的孩子表示深深的不满,苦口婆心,文也罢武也罢,在他们的身上就是毫无效果。只是细细想想,这部分厌学的孩子其实也很可怜。
他们厌学,有多少是不得已而为之?
见过不少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他们奉行的是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何谓日日清?每天所讲所练的内容学生必须全部掌握也。如果不能掌握怎么办?中午不能休息,晚上推迟放学,一直到掌握为止。周周清、月月清,情形和日日清很是类似,唯一的区别就是量上要多了许多。
如何将每日、每周、每月的练习知识全部掌握呢?抄,抄,抄,抄,再抄。如果是语文背诵默写的内容,如果错一个字,需要做的工作是将错字所在的那句话抄50遍,再错抄100遍,再错抄200遍。英语、数学,训练方式也是很类似。我就曾经见到过一位学生因为5个单词错了两次,结果将5个句子各抄100遍的情形。那孩子晚上抄到11点多,第二天早晨2点多又起来抄。
是的,经过这样的训练,这些孩子在考场上确实可能会考出骄人的分数,但他们已经全然没有学习的快感。他们所盼望的,是学业的早日结束,早点能够将课本抛到楼下。
尤其可悲的是,这样的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训练方式被为数不少的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领导推崇着、推广着。更加可悲的是,我看到为数不少早期的经过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训练的孩子后来进了师范,走上了三尺讲台。那些当年令他们讨厌的训练方式如今又作为取胜的法宝被高高的祭起,挥向了他们的学生。
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当学习的快感全部被机械的训练所取代,学生,成了考试输送带上的一粒,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全部被消磨殆尽的时候。教育的春天从何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