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2|回复: 1

[社会] 伯母杀婴,还需避免暴力解读(转)

发表于 2013-11-29 07:46: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伯母杀婴,还需避免暴力解读

2013/11/29 0:11:40 [稿源:红网] [作者:张松超] [编辑:艾伦]

  据《劳动报》报道,本月24日,家住松江的一名四个月大的男婴突然不见了踪影。昨天晚间时分,记者获悉,男婴的尸体居然出现在了自家一台长期的不用的洗衣机内。截止记者发稿时,警方公布了最新进展,嫌疑人已锁定为男婴的大伯母,其作案动机是因为家庭纠纷导致心理失衡。(11月28日东方网)
  
  山西刺瞎男童案,已是让人痛心。如今居然是伯母残杀自己的侄儿,简直就是跌破了公众的心理承受底线。这个孩子才来到世界四个月,他还连话都不会说,连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就这样被残害,嫌疑人还是自己的亲人。能做出这种兽性的人,不只是冷血,更是心理畸形,连自己侄儿都能杀害的伯母,你该当何罪?
  
  孩子本属弱势群体,我们保护都来不及,而如此无妄之灾的降临不只是一个生命的终结和一个家庭的不幸,更是这个社会的伤痛。一件件针对孩子的暴力事件的发生,都警示着我们要加强对孩子安全的保护,可是行凶者若是至亲之人,怎不叫人防不胜防?
  
  据了解,嫌疑人残杀孩子的原因是家庭纠纷导致心理失衡。都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不知道同属一家人,到底是何等的“深仇大恨”竟至如此境地。中国有句话叫家和万事兴,若是家庭之间能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几分戾气,灾难也不会降临至与家庭矛盾毫不相干的孩子身上,最终也不会酿成如此的悲剧。
  
  对于此种暴戾行为,我们必须要予以谴责,但是却不可过度解读。不可否认,残害婴儿凸显着社会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但是暴力式地解读该事件,势必会对被害家庭造成二次伤害,更是让公众沉浸在暴戾的社会氛围当中,放大了社会伤痛,最终不利于公众幸福感的提升,这与和谐社会的原则都是相违背的。
  
  行凶者已被警方控制,等待她的必定是法律的严惩。而看到类似于这种泯灭人性的事件,愤怒乃是人之常情,但是却需要警惕的是公众舆论的暴力式解读,这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的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传递真善美,增加正能量。
  
  悲剧已然酿成,透视伯母残杀婴儿事件,我们看到的不应仅仅是人性的丧失,更应该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内涵,也只有多一份包容,多一份谅解,才能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人性安好,才有明天!
  
  文/张松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9 08:59:58 | 查看全部
要找到家庭纠纷增多的病根,采取措施化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