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孙金栋
11月15日,经济参考报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他在“中国-欧洲就业与发展”演讲会上发发布了《2013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作为该报告主编的蔡昉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于2004年到来之后,工资上涨迅速,超越了劳动生产率的限度,将加速减弱中国经济在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导致经济在工资减速过于剧烈,无异于一种休克疗法。
我们的制造业,走了几十年引进之路。但它的通病是,重引进仿制,轻自主创新,少有独创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市场求新特征,使我们的二流、三流产品,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降低,销售总额这个分母变小,人工成本就相对提高了。
降低人工成本比例,如果只看到工资总额上升,而采用降低职工工资做法,是治标不治本。
而立足创新,多生产具有知识产权的一流产品,把失去的制造业市场夺回来。市场做大了,销售总额上去了,利润这块蛋糕就会越做越大。职工工额总额的所占比例,就会在员工工资上升中反而下降。
盯市场与盯口袋,是截然不同的企业管理思路。事实证明,只有富了员工口袋,才会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创新活力,企业的活力才是企业效益滚滚而来的源头活水。因为市场危机,降工资保市场,可以是权宜之计,但不可以是长远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