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资上涨过快将压垮中国制造业?这是在危言耸听吗?不是的,这是研究所所长的金砖观点。不妨听听看看人家是如何说的:       
       11月15日,经济参考报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他在“中国-欧洲就业与发展”演讲会上发发布了《2013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作为该报告主编的蔡昉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于2004年到来之后,工资上涨迅速,超越了劳动生产率的限度,将加速减弱中国经济在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导致经济在工资减速过于剧烈,无异于一种休克疗法。 
        作为企业员工,看到这样的观点,从第一感觉上就不认同,甚至反感或者骂娘。因为员工工作,就是为了挣钱,说工资过快增长压垮中国制造业,传出的信息无异于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要削减他们的工资水平,简直是在割员工的肉,真的让人匪夷所思,也让人难以接受。
        首先要澄清对员工工资的错误认识。无论何种行业,劳动力是最重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没有员工的劳动,什么产品都难以制造出来。就是最先进的科技不用人的话,也会有更高价的机器人或者智能人来做代价的。只能减少人,但无法离开人的劳动。人是最重要的,是任何机械设备和工具都无法替代的。要想发展下去,必须将人作为第一生产要素,要保障他们的工资收入能够养家糊口,或者是劳动所得能体现价值所在。离开人谈发展是可能的事情。
         第二看看中国制造业的工资和世界同行业相比,能有多高呢?我们的工资绝对水平就别国外相差很大,再怎么增长也赶不上人家的数量,就是增速大,也是基数低的原因。根本谈不上绝对数量的增加速度。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增长也是在国家大环境的情况下增长的。无论何种行业,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的都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这些就需要工资等各种财富的支撑。没有经济收入的增长,怎么谈幸福呢?
       中国制造业工资增长水平到底怎么样,一定要放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待这个问题。固然工资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工资能占多大的比重呢?能对中国的制造业有多大的影响?这都需要客观认识,理智对待。不能只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来看待员工的工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工资越少资本家的利润越多,但没有人工工资的制造,就是最理想的吗?恐怕会只有厂房和设备,不会生产了。到时候会什么都没有的。一个单位出的工资很低,员工难以养家糊口,最后都纷纷撤离,走入死地。如果说员工增长的工资能压垮制造业的话,那么,没有员工工资压力制造业,为什么无法生产生存了呢?这是工资增长的原因吗?
          所以不要将制造业别的方面导致的发展不前,全怪罪于员工工资的增长上,客观地说工资的确是双刃剑,如何用好他,保全双方,是需要管理者和资本经营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要多从技术进步和材质、产品合格率等方面节能降耗,千万不要误入歧途,动不动拿员工的工资说事。
         中国制造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善待员工,充分尊重人的因素。必须能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生活。制造业垮不垮,工资只是一方面,绝不是全部,要找综合原因,不要只怪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