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08年9月26日下午,当组织者宣布渝阳煤矿救护中队的杨玉华获得2008年煤电公司“救护技能大赛标兵”时,台下的杨玉华与队友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三年,1095天的摸爬滚打,杨玉华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2005年3月,杨玉华从采煤队调到矿救护队,凭着拔尖的身体素质和勤奋的学习苦练,获得了队友和队领导的认可。3个月后,队领导破例让他代表中队参加煤电公司救护技能大赛。杨玉华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机遇,赛前他虚心向老队员讨教操作要领,队领导也时常为他开小灶。他把训练场当成战场,别的队员闲下来休息,他则拿起书本啃起了那些生涩难懂的救护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中,杨玉华沉着冷静,发挥出色,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他所在的渝阳煤矿救护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二名。
然而,杨玉华并不满足,他又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争夺个人第一。他充分利用队上轮流当教官的训练机会,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仔细讲解。每次设备操作训练,他大胆的进行操作,错了,虚心接受队友指导,及时纠正。经过艰苦的训练,杨玉华越练心越稳,手法也越来越准。面对枯燥无味的救护业务理论知识,他利用闲睱之余巧记硬背。为加深重要内容的理解,他逐字逐句的抄,不熟记心头就不罢休。半年多来,他的救护规程和救护业务理论100题全是手抄本,让初到队的新队员感到佩服。尤其是临赛前30天,他采用了“魔鬼式”的训练法——如果某一项落后其他队员,他便请求该名队友留下来,切磋提高。体质训练由平时的2次锻炼增加到4次。
苦练,迎来了幸福的拥抱。他终于获得了自己梦想的荣誉——公司“救护技能标兵”。
(胡建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