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49|回复: 1

班组文化“扮靓”班组职工精气神儿

发表于 2008-12-3 11:38: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文化已成为企业职工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班组文化的企业是缺乏竞争力的。不管你接受程度如何,它正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班组文化成为职工工作生活不可替代的“舶来品”。

                                     服饰观念之变今非昔比:“呆”与“活”

班组文化引领班组职工步入一个全新领域,同样是八小时工作日,现在和80年代初相比,职工精神面貌却大相径庭。“远看像捡破烂的,近看像烧煤炭的,走进一看才知是机务段的。”这句话流行了几十年,代表了当时班组职工的工作状态。现在内燃、电力机车成为“主打”机型,工作环境变了,职工追求也变了。上面这句话应改为“远看像模特,近看像帅哥,走进一看是机务段的 ”。
笔者在新乡机务段会经常听到像周根印师傅这样的老工人议论说:“过去班组职工干活穿得都是一身‘油包’,大家谁也不嫌弃谁,有时班组职工聚餐和回家也是穿着油工作服。现在班组年轻人可不一样了,职工会餐时,个个活力四射,一个帅过一个。谁再穿得窝囊,大伙会笑话他。”
有些人会说,过去大家只解决温饱问题,顾不着打扮自己,现在大家有钱了,虚荣心也强了。其实不然,这证明“学知识、讲文明、注仪表”班组文化理念已成为该企业班组职工的“新宠”。注重言谈举止仪表美是现在班组职工整体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个人形象代表班组形象,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大家时刻也不会忘记“自己是哪个阶级的形象代言人”。该企业运修、动用、检力、设备车间各班组职工作业时统一着装、整齐化一。目前,班组职工着装出现的“老来俏”也成为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班组职工穿出时尚、穿出自信、穿出多元色彩成为今冬明春时装流行的趋势。

                                     班组执行力60秒透视:“弱”与“强”

前不久,笔者在该段设备车间工具备品组见到程展静师傅,程师傅由于工具没有及时归位,被罚了20元。他当时就交了罚款。他向笔者诉说了原由:“这要在以前,我肯定要为自己辩解几句。自从那次加工备品时,由于违章开机操作,差点把工友张友林师傅的手打伤,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后怕。违章作业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出事故却会造成一辈子痛苦。我喜欢翻看班组学习园地中《细节决定成败》和《赢在执行》。班组职工不执行规章制度,就会为自己下次更危险的违章作业培育‘沃土’。”工具备品组工长陈涣江主动为笔者解释:“我们的班训是‘没有任何借口’。借口是事故悲惨乐章的前奏曲。美国西点军校的学员们能做到的事情,班组职工同样能做得很出色。”
执行力文化成为班组是否能向更高目标前进的“试金石”。笔者对新乡机务段68个班组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新乡检修女子电器组、内勤调度4班、客车韶山3型5228机车组等28个班组连续3年获得段级以上奖励;设备工具组、调车队万能机车组、1号扳道房等23个班组都是由后进变先进,他们都在班组执行力上下过大功夫,这些班组人心齐、干劲大、落实快,形成自己富有特色的班组文化。被调查的还有8个班组人心散、落实慢,至今没有摆脱什么荣誉都没获得的尴尬境地。
由此可见,执行力文化对提升班组软实力的作用之大。一个良好的团队必然有执行力文化的支撑,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执行力强,必然作战实力强,反之,执行力弱,离打败仗不远了。这些成功的班组必然有一个统一理念、统一班训、统一作战目标。班组长能清醒地认识班组的软肋在那里,怎样克服班组成员完成任务的心理障碍。最终达到小小的班组成为伙计们实现共同愿景的舞台。

                                      班组文化呈多元化趋势:“点”与“面”

首先,班组文化传播形式显现由单一化模式向多媒体模式转变。班组文化传播方式不再局限标语、板报、橱窗等传统手段,而植入网络、手机短信现代手法构成五彩斑斓的多样化信息沟通平台,这使班组文化传播不再单调、告别枯燥。
其次,班组文化受众地完成由工作地向家庭伸延转变。班组职工过去只能在工作岗位上品尝精神大餐。随着第二媒体、第三媒体介入,班组文化实现由岗位向上、下班途中、家庭全方位渗透,不再出现盲点。
又者,班组文化理念由说教式向情感覆盖式传递。班组职工在家中可以受到工友的生日祝福短信。职工在岗位上可以切身感受到家人企盼平安归来的亲情寄语。单一说教式的乏力和家庭融入式的张力可见一般。班组文化也更折射出人性化关怀理念。
再者,班组文化的支点效应更为突出。班组作为一个支点撬动无数个成员事业有成的共同心愿。一名新成员加入一个新团队,不自觉地融入了“团结协作、超越梦想”的团队精神。新成员身入其中、心临其境不能不为此付出努力。班组文化中“互相鼓励、互不抛弃”成为连接新老成员间的传输纽带。和谐文化在班组细胞中裂变效应日趋显著。

作者:黄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2:04:40 | 查看全部
黄山老师观察力很强,但重点要透视班组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