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学校发展历程
◎1979年初,北京低压电器厂与德国 “BBC”电器制造公司因双方技术合作的共同需求,提出在引进产品制造技术的同时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培训方法。在国家机械委、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教委大力支持下,合作建立了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
◎1980年10月,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代表团与中国政府代表团签订中德在北京合作建立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的合作议定书,并提出合作目标的重点,即培养三年学制的电气工程和模具制造技术这两个专业的技术工人,还有企业技术工人的进修和企业中层管理干部的短、中期培训。
◎1983年12月,中德双方合作建立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第一期合作期正式生效。
◎1984年,中德北京培训中心招收首届模具制造专业的培训学员;同年9月,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德方项目负责人、模具制造专家来校,他们与中方教师合作,按照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制定培训计划与大纲,对首届模具制造专业学员进行培训。
◎1985年7月,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作为北京市的技工学校,进入了北京市中等学校招生序列,招收了第二届模具制造专业班,同时招收了电子技术班。
◎1985年9月,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举行开学典礼。这标志着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1988年3月4日,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培训合作项目进入第二个项目合作期,合作项目增加了对中国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内容。中德双方确定,在合作期内,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三年制模具与电子技术专业合格毕业生的毕业证书,经由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中德双方的项目负责人签发,在中国和德国均被承认。
◎1992年11月9日,中德北京培训中心正式移交北京市管理,中德双方领导及相关人员等100余人参加了项目移交仪式。同时,确立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与德国斯图加特市马克思—艾特职业学校正式结为友好关系校。国家机械部、北京市政府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有关人员共同签订第一期扶植期协议。
◎1997年12月1日,北京市政府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经济部官员猛特考夫斯基•贝克夫人签订第二期项目扶植期协议。
◎ 1997年9月10日,北京市劳动局局长助理张春荣女士、胡
佳颖副处长来到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与全体教师欢庆教师节。
◎2003年,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被正式确定为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供给基地,主要任务是快速地、不间断地为开发区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秀的技工人才。
◎2005年8月,学校副校长李彦荣、实习组组长付俊田赴德国友好学校,就两校合作事宜进行工作商谈。
◎2006年6月19日,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文化青年体育部部长劳(Rau)先生及部官员马特斯(Mattes)先生、州教师进修学院布格曼(Bugermann)院长,友好学校正副校长(Dr.Fritz、Rundel),纳格(Nagel)先生来学校参观指导座谈。
◎2006年7月, 德国FESTO公司董事长来学校参观。
◎2007年10月,德国友好学校副校长(Rundel先生)及数控专家(Schoeck先生)教学法专家(Schunck女士)来学校举办师资培训班。
◎2007年11月,杨玲华校长及王洪副校长应邀赴德国,与巴登•符腾堡州文化青年体育部长劳先生及部官员马特斯先生、友好学校、纳格先生就中德双方合作进行工作商谈。
◎2007年12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王佐书先生来学校视察指导工作。
毕业生去向
25年来,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为敬业电工集团和京仪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为北京市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为德国在华企业、公司,为在北京的中外独资、合资公司,为国家民营企业等,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
在华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有限公司、FESTO(中国)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SMC(中国)有限公司、德国GTZ总部等;
在京公司:
德国汉沙航空(北京机场维修)公司、北京宝洁公司、摩托罗拉(北京)公司、北京松下控制装置有限公司、(瑞士)诺华制药厂;
国内单位:
北京敬业电工集团、北京远东仪表责任有限公司、北京京仪自动化控制工程公司、北京京仪光电研究所、香港宝源照相机(北京)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航天二院、中科院北京科学仪器研究所、中科院电子所、中科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北京微电子中心、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技术应用研究所、北京兆维集团、北京电加工研究所、中国民航大厦、北京保时捷汽车维修中心、北京宝马汽车维修中心、北京奥得利奥迪汽车维修中心、北京五十铃汽车维修中心、北京市汽车交易市场、北京中进万国福特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北京金冠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沃卡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
获奖
学校:
1991年荣获机械工业部颁发的“教学改革先进单位”。
1991、1993和1998年三次荣获北京市经委颁发的“育人奖”。
2004年荣获新世纪北京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大赛贡献奖”。
在北京市技工学校评估中,被北京市教育督导办誉为北京市技工校“精品校”。
教师:
2003年,教师王鑫鹏荣获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决赛优秀选手奖。
2004年,教师王鑫鹏荣获《新世纪北京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第四名,荣获北京市颁发的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2006年,教师吴飞荣获“第十二届北京市工业职业竞赛”暨“北京市科技条件平台测试技能竞赛”决赛第七名,荣获北京市颁发的技师职业资格证书,荣获北京市颁发的北京市工业高级技术能手。
2007年,教师王鑫鹏被授予北京青年榜样——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学生:
1989年,学生张源、李佩东参加全国青年组钳工技术比赛北京赛区选拔赛中,荣获北京市第一名和第二名,并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决赛。
1990年,学生钟浩参加北京市应届毕业生职业技能比赛,荣获钳工组第一名。
1991年,学生王工、阕晓春参加北京市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钳工组比赛,荣获北京市第一名和第二名。
1992年,学生付京寿参加北京市应届毕业生职业技能比赛,荣获钳工组第一名。
1993年,学生徐振芳参加北京市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钳工组比赛,荣获北京市第一名。
2001年,学生王鑫鹏参加北京市技工学校在校生职业技能竞赛,荣获钳工组第一名。
2005年,学校模具制造专业两名学生李剑、杨光辉在《北京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进入前十名,荣获北京市颁发的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培训
◎1985年初,举办来自机械部全国部属电器行业的企业的16名模具技术工人,为期一年的进修培训班。
◎1990年以来,为北京市工业系统企业班组长、中层管理干部进行岗位培训大约为750人/月;培训包括:企业管理、成本核算、车间管理、质量控制、生产知识、设备维护、保养、控制技术等。
◎1990年,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为北京仪器仪表系统的技术人员培训“CAD”班共计五期,3200人/时;为ABB合资公司培训“PLC”一期,320人/时。
◎1995年,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先后派出3名教师赴鞍山技校(中德合作办职业培训项目单位)帮助其建立培训实验室。
◎2000年初,中德北京培训中心派教师到北京宝洁公司为其培训技术工人,共三期,300人/周。
◎2002年,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为北京印钞厂高级钳工、钳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共两期,约675人/周。
◎2002年,国家信息产业部授权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为国家网络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NCNE)培训中心,中德培训中心开始向社会招生,并开展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认证培训。
◎2006年,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为北京七星华创电子公司开办项目管理高级研修班342人/时。
◎受德国政府委托,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为中德合办的职业培训中心进行教师培训。如为鞍山技校、北京油泵油嘴厂技校、天津中德培训中心、辽宁省的技工学校等的师资培训,大约为650人/月。培训内容:理论课、实习课教学法、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气动技术等。
◎受德国MAHO机床公司委托,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为购买该公司的数控机床的企业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初级培训,委托代培技术人员40多个班次,共计240人/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