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51|回复: 1

正确把握“快”与“慢”(时评)

发表于 2008-12-4 16:16: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谈到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的原因时,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很气愤地说:“事实上,我们现在搞工程,都需要经过科学评审,但有些基本工作没有做,只是领导意图,为了政绩。”“我们地铁建设实力很强,如果土木工程造价投入再多一些,进度再慢一些,很多问题是可以规避的。” (详见2008年11月18日南方日报)

         时下不少地方,为了多上项目、多出政绩,往往喜欢一味地追求快。诚然,能够尽快改变城市面貌、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凡事都得掌握一个度,车开得太快了容易出事,基础设施建设催得太紧了,也容易出人命。

        纵观众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的根源,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绝对不可忽视的,那就是为了盲目求快而疏忽了安全隐患。

         面对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有不少人痛心悔悟:如果不是赶工程、赶进度,或许施工方会有较多的时间去考虑质量问题和安全监管,而不是近乎麻木地放纵事故隐患的存在;如果能让施工节拍“慢”一些,抽出必要的时间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防范教育,提高一些应急知识,是有可能将事故损害降至最低的……

         可惜一切悔悟都太晚了,血的教训再一次警示世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盲目追求“速度”,往往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事物的发展都有轻重缓急和主次之分,只有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针对国际经济的严峻形势,中央果断决策,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十项重大举措,并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四项要求。中央的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局势的宏观把握和执政智慧,是深思熟虑把握大局后采取的果断举措。这种准确把握时局、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快”就很必要,很及时。

         相反,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盲目攀比、一窝蜂式地“大干快上”,就很可能犯下严重的错误,甚至出现重大人命事故。

         总之,正确把握“快”与“慢”、辩证地看待“快”与“慢”,事关大局、事关成败,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邓兴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23:24:49 | 查看全部
所以有时候宁慢三分,不抢一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