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电工多好耍,一天吊儿郎当地坐到检修房里面吹牛,想起了才修一下设备……”这是很多人对电工的印象。近日,笔者走进川煤集团广旺公司赵家坝矿跟随这些“吊儿郎当”电工,了解他们的真实写照。
11月23日,星期六,早上8点过,在该矿柯家梁抽风机房的1号电机旁,一群人正忙得热火朝天。“调整1号风机叶片角度时,叶片不转动,现在要把风机的外壳上盖和电机都拆开检查一下。”值班队干熊海宁说。
“就这个外壳有2吨多……”正在拆卸的杨育海一边用蘸满污渍的手拉着葫芦的铁链,一边对笔者说。
等调整完成风机叶片已是晚上9点过,大伙还未来得及吃晚饭又突然接到通知,矿井意外停电需要立即处置。身为班长的杨育海自告奋勇:“那我马上下井检查线路,你们都快去吃饭。”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井下线路排查,排除了井下线路故障原因。出井后,杨育海凭着28年的电工经验对王东说:“外煤仓段线路长,线路附近树木多,这么大的风很可能是这一段线路出现故障。”他们来到三五站,经过对送外煤仓电源的高压开关检查测试,发现就是这一线路故障。
这时,刚吃完饭的工友们也都赶了过来。“你们俩先回去吃饭,地面的排查我们来。”“不行,我们还是把问题处理了再回去,多两个人也快些。”所有人员一起爬山、下沟对电杆一根一根的排查。晚上11点过,在吴家梁发现第4号电杆上的绝缘瓷瓶损坏,大风致使一相高压钢绞线脱落搭在电杆铁质横档上,等这一故障处理完时针已指向了0点。
采访札记:不管是子夜还是饭点,或许一天他们要下2到3个井,或许1个井就是10来个小时,这些“吊儿郎当”的电工给人以活跃的印象,然而在工作中他们面对矿井重要生产设备的集中安装或紧急抢修,都像军人一样,招之能战、战之能胜。
文\唐佳佳 戚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