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6|回复: 3

班组小发明解决吊车安全大隐患

发表于 2013-12-6 16:29: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月5日,对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钳工班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班组发明的“吊车高度限位器”获得国家实用性型专利。回想起这项发明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大伙热泪盈眶。
限位器,起重机械的安全保护装置,大的状如成人巴掌,秀气一点,握在手心你看不见。它个子虽小,却有“四两拨千斤”的本事,能有效阻止吊钩“冒顶”事故的发生,因而被广泛用于汽车吊、履带吊、筒臂吊等起重机械上。但它有个致命的缺点:娇气,让人大伤脑筋。
吊车作业中稍不留神,它就会“骨折”,失去应有的作用,只好更换新的。像筒臂吊这样的机械要更换高度限位,就是大动作。高度限位安装在离地面几十米高的起重臂上,作业人员小心翼翼攀登上去,半蹲在钩头上,身体悬空,一只手紧紧抓住扒杆,一只手更换,杂技样的作业,让人心惊胆颤。更换顺利的话,一个多小时,要是遇到旧螺丝生锈或“滑牙”,没有大半天时间难以完成。
班组对破损的限位器进行解体研究发现,因外壳“骨折”导致报废的占95%以上,其外壳都是生铁浇铸件,抗冲击力差,脆弱易断裂。曾尝试用焊接、铸工胶粘合等办法修复,皆因变形影响其灵敏度而失败。于是就在市场上寻找外壳坚固的限位器来解决这一难题,可是翻遍省内外配件市场也未能如愿,随后又与生产厂家联系寻求帮助,对方开出昂贵的定制费,让人望而却步。难道就这样被动的去更换?
工间休息时,不甘心的师傅们再次聚在一起商量解决办法。钣金工朱长安拿着“骨折”的限位器仔细端详,用石笔在地板上比划了一会说:“这个外壳我来作!”。这漫不经心的话语,就像迷路的人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阳,大伙顿时兴奋起来,凑在一起听他讲解制作步骤,他准备把盒状的外壳分成4片来做,就能使其在焊接时不变形,材料就选用薄钢板,照葫芦湖瓢,保证尺寸分毫不差!
“这不就是触点式电子开关吗?!市场上随处可见,10块一只!”,班组安全员叶小海指着限位器内的火柴盒大小的电子块说道。接着他又将型号报给配件供应商,得到肯定答复后,大家分头行动,着手测量尺寸、划线、找制作材料。
人多力量大,2个多小时后,限位外壳制作完毕,装配上电子开关,测试,灵敏度良好!接着大家又对其“动武”,进行破坏性试验,碰、撞、摔,摧残、折磨,限位毫发未损,再测试灵敏度,依然敏捷。
随后班组将自制的限位安装在不同规格的吊车上,使用半年均毫发无损。(夏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6:30:52 | 查看全部
请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0:47:04 | 查看全部
班组发明“吊车高度限位器”获国家专利,这样写标题可能更直观。个见,供夏忠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5 16:33:55 | 查看全部
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