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78|回复: 13

跟帖班组文化:文化聚合打造班组竞争强势

发表于 2008-12-10 19:52: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行业间、企业间、工种间班组来往频繁,相互考察、学习、借鉴、乃至套取对方先进经验,表面上看是一场班组文化的博杀,实际上是文化的融合,也是班组文化的传承和深化,这种交融同时也让企业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文化聚合打造班组竞争强势

     
        生硬的管理、刚性的制度一但下到班组,总是形成热脸贴着冷屁股的尴尬,管理遇到阻力不说,且养成员工一贯不卖账的作为。然而通过形式多样化的文化互通,将刚性的规章制度柔性实施,员工更容易接受,也乐于将这种文化在班组中对流、传播。

交流互访构建学习型班组情景(小标)

        “成都铁路局重庆车务段2008年技术练兵暨‘安康杯’技术大比武”将在我们这里举行,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车务段段长霍金涛宣布这一消息后,调车员周星高兴的说:“真是太好了,还没见识过国铁调车大赛呢,增长见识的机会可不能放过。”如今,大赛虽已过去数月,但 “国铁正规军”的安全操作、技术技能却被该公司车务段好学的员工们给“套牢”。
         松藻煤电公司机务段段长周跃进说:“这样有影响力、具规模的技能竞赛在这里进行,是技术的交流、也是文化的碰撞,在肯定我们内段铁路软、硬件优势同时,应该把别人好的经验为我所用”。
         随着企业近年来对基层管理工作的重视,该机务段以“三步”法带动班组学习风气,一步是给员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把员工带到友邻单位参观,开展各班组各专业“互动体验式“学习,让员工增长了见识的同时避免了单调、空洞的“室内”学习方式;二步是激励员工争做知识型组员,以“传、帮、带”的方式互补、绩效考核为辅构建班组文化管理体系,虽略显牵强,无形中也增强了员工的学习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三步是以点带面创建学习型班组,具体做法是在班组长间树标榜、立旗帜,带动身边几号甚至几十号人找差距,突破班组“板块式”学习的局限性。给班组长较大的权力空间,互相比班组管理、比工作质量、比安全操作,以赛促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并以开展多样班组文化带动整体素质提高为主线。
         
见证信息时代的文化创新之路(小标)

         班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缩写,在形式上也存在因循守旧的问题,在交流、学习中按步就搬,采用的是伸手““拿来主义”,直接套用别人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因此存在创建意识不强、需要借助外力去推动的惰性,总认为创新工作是上级部门的事,也就停步不前,缺乏创造力。
         班组文化贵在创新,在向别人学的同时,应该取长补短,该公司工务段工长龙先荣在一次检修铁路信号机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处理三天未果,他一个“急救电话”打到成都铁路局寻求帮助,在该局王技术员的指导下获得了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但对方尚未遇到过类似故障,龙先荣又通过在互联网上查询、咨询相邻单位,最后龙先荣综合众家之长,独辟蹊径从微机程序控制上,巧解了铁路信号机下灯丝不能点亮却连续误报警的问题。
         足矣看出高效工作是新时代的特质,以前电脑办工是企业管理人员的专利,上班阅报是决策者的权力,而今都驱于“平民化”, 快捷的信息系统成为员工们交流的新形式,员工学习很大限度上不受阶段性工作、时间、场合等制约,构建了“开放式”的学习模式,有的班组以技术攻关为主导思想,设立班组论坛,重视“研究式”的学习,以达到科技兴企为最终目的,走的是文化互动、传播、创新之路。

文化互动结出荣耀之果(小标)

         该公司尝到交互式文化学习甜头的高级电工黄昌林,喜孜孜的向笔者讲述,由于他技术娴熟,邻近单位的南桐矿业公司机务段多次派人前来学习交流,并送来了十五台蒸汽机车发电机请他维修,经过他的巧手,几乎都能起死回生。据了解,黄昌林及其同事,先后被公司派到北京、南京、秦皇岛等地学习了相关先进技术,08年末黄昌林又被评为了该部星级人才。
          现如今,企业文化从“一脉相承”到“敞开国门”取众家之长,再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实现企业双赢,体现了班组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吸纳,其聚合之力更能打造班组品牌的战略强势。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没有班组文化的共融,就会使管理变得生硬而俗套,诸多实践说明,文化互动搭建了企业间互动沟通的良性平台,同时也是当今企业发展优势互补、丰富而有力的诠释,相信不久将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景象。


作者:肖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20:02:00 | 查看全部
请各位老师多提意见,学生还在修改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0 20:02:41 | 查看全部
好稿,值得深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0 20:05:00 | 查看全部
引用楼主xiaoyongxiao于2008-12-10 19:52发表的 跟帖班组文化:文化聚合打造班组竞争强势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行业间、企业间、工种间班组来往频繁,相互考察、学习、借鉴、乃至套取对方先进经验,表面上看是一场班组文化的博杀,实际上是文化的融合,也是班组文化的传承和深化,这种交融同时也让企业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文化聚合打造班组竞争强势

     
        生硬的管理、钢性的制度一但下到班组,总是形成热脸贴着冷屁股,管理遇到阻力不说,且养成员工一贯不卖账的作为。然而通过形式多样化的文化互通,将钢性的规章制度柔性实施,员工更容易接受,也乐于将这种文化在班组中对流、传播。
.......

此稿很不错。应是刚不是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20:08:21 | 查看全部
多谢马兵老师和顾老师指点,错别字正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0 20:19:31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22:02:45 | 查看全部
多谢梅花雪来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0 22:55:56 | 查看全部
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08:17:05 | 查看全部
互相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1 09:11:19 | 查看全部
此稿非常不错!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