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刘,你过来查一下这批中油海导管的自编号好吗?”“好的,马上到。”通话的双方是中石油海洋公司金属结构建造事业部金属结构厂铆三车间的逄振宁班长和刘新峰班长。他们的通话工具就是移动电话—手机。
要是在过去通讯工具不发达的时代,在繁忙的生产车间内要找个急需找的人,除了四处寻找以外,只能原地等待。而现在,只需手指在键盘上轻轻一按,对方即使在“天涯海角”,也能按时出现在眼前。在金属结构厂铆三车间的各个生产班组里,班员们几乎人手一机,手机的普遍应用给繁忙而又紧张的班组生产和班员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现在手机的功能很多,如通话、短信、拍照、录像、闹铃、听歌、看电视、电影等等功能一应俱全。发短信是班组员工交流最常用的方式,一个幽默风趣的短信、一个温馨祝福的短信,发送者真情流露,接收者心情舒畅,无形之中加深了工友之间的“阶级感情”,其乐融融;中午加班休息的那段时间班员们几乎“不约而同”的掏出手机,或是用手机上网查阅新闻增长见识;或是播放一首好听的歌曲来点听觉享受;再是登陆手机QQ和天南地北的好友聊上一番······疲劳因为手机而烟消云散,充分放松后的班员们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轮的工作当中去。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其产物使得班组文化“与时俱进”,智能化管理以及手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单一和枯燥,越发的成为了班组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使得班组文化日新月异,而这一切,便是我国向工业现代化迈进的一个个闪着耀眼光芒的坚实足迹!
孙吉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