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82|回复: 7

跟帖“班组文化(下)”:班组文化:重在以人为本

发表于 2008-12-11 00:00: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文化:重在以人为本
陈良栋 宁建民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不但在物质上增加职工收入,而且在心理上增加职工收入,为职工建起“心理银行”。

    今年121日,该矿采煤工人李海清被推荐为采掘职工代表担当了荣誉旗手,参加了国庆节矿上举行的升国旗仪式。李师傅高兴地说:“我能代表采掘职工担当荣誉旗手,我觉得既光荣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发给我奖金都高兴”。华丰煤矿每月一日举行升国旗仪式都推荐2名采掘职工代表担当荣誉旗手,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增加了他们的“心理收入”。该矿还将每月16日定为矿工感恩日,集体为职工过生日;对每年评出的优秀班组长、工会群监员给予一次性荣誉休假奖励;每年组织近300名班组长参加外出疗休养活动;建立了职工“心理疏导站”。掌握职工家庭社会关系、工作生活情况变化,有针对性实施心理疏导,引导职工排除一切干扰,把身心调节到最佳状态,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工作。华丰矿给予职工更多的“心理收入”,促发了职工的拼搏、奉献精神,使其发自内心地与企业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了职工与企业的“和谐共赢”。

    由华丰煤矿的做法我们不难看出,与以往相比,班组员工对精神的需求比物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企业班组文化建设的中心在于人,重在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在班组文化建设中要把情感投入当作切入点,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让职工有“满意感”、“归属感”、“成就感”,只有这样,创造出的班组人文环境才会具有亲和力。

    让员工有“满意感”。班组长要融入到员工队伍之中,着重“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营造具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对班组员工提出的问题,在权限范围内,如果是条件成熟能够立即解决的,就全力解决绝不拖延;如果是 情况尚不清楚的问题,就抓紧落实尽快拿出解决意见;如果是涉及职工长远利益的问题,就未雨绸缪民主地制定工作预案;如果是力所不能及或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给班组员工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班组员工解释清楚,争取班组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让班组里的关系融洽,共同打造优秀团队。


    让员工有“归属感”。运用情感内化机制进行班组文化建设,班组长要以身作则、尊重员工,增强班组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集思广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搞“一言堂”,让班组变得更加民主、和谐,确保优秀员工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

    让员工有“成就感”。班组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各种机制,为职工搭建成长、成才、成功的平台,让员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愿望得以实现、让员工不断追求进步的愿望得以实现、让员工成就事业的愿望得以实现,在班组里营造浓厚的争先进位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07:49:34 | 查看全部
各位老师早上好,此稿是俺和宣传科宁老师的合作,希望大家多多指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1 07:55:39 | 查看全部
呵呵,老师的标题跟我的一模一样,内容却大不相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1 08:02:35 | 查看全部
在班组文化建设中要把情感投入当作切入点,创造出的班组人文环境才会具有亲和力。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08:02:3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向良忠于2008-12-11 07:55发表的  :
呵呵,老师的标题跟我的一模一样,内容却大不相同,支持!

是吗?向老师的俺可真还没看到呢,大概咱们想到一起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08:10:1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沩水云飞于2008-12-11 08:02发表的  :
在班组文化建设中要把情感投入当作切入点,创造出的班组人文环境才会具有亲和力。

支持!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1 17:35:27 | 查看全部
学习良栋老师的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0:42:54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楼mxl于2008-12-11 17:35发表的  :
学习良栋老师的大作。

同样向李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