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孙金栋
浦口一幼儿园免费给孩子查视力,结果出现了一批近视眼,且动员配眼镜。疑惑的家长们带着孩子到正规医院复查,视力全部正常。(龙虎网)
象这样的“免费”猫腻,绝不能就此罢休,而是要追查“免费”谋利的合谋者,以诈骗论处。
笔者几年前回乡办厂期间,就有两次险些上“免费”的当:
一次是,深圳某大企业厂庆,说我的电话号码中了头等奖,奖品为数十万元的豪华轿车,并有公证,着实让我兴奋了一阵,并打算派两人前去将车开回。问题在领奖前要付数千元手续费,其实“免费”之中要付钱了。引起警惕的我,只好给所在地公证处打电话,才获知原来并无其事,才醒悟作罢。
再一次是,中央电视台说我的电话号码在“非常6+1”节目中数十万元大奖,谨慎的我查了网站,有李咏图片,有北京市公证人照片及胸卡。因此,坚信不疑,去黄桥银行向指定帐户汇款。后来一想,为何对方不可以从我奖金中扣款呢?怕再次上当,在银行门前直接打央视公开电话证实,“非常6+1”并无此电话中奖项目,把我吓得一身冷汗。
据此,从不信那种无消费的“中奖”。这种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有个规律:领奖先付钱,收钱后人间蒸发。
人们想想,市场经济下,“免费”就是成本,有谁会掏自家钱,鼓别人腰包?最好静观“免费”后还有什么招儿。象浦口那所幼儿园,就是免费检测视力后让人家掏钱配眼镜。这种好眼睛配近视镜的缺德事,是害人子弟,不严查重处,就会诈骗泛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