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帖“盘点”)邮政职工:收获意外
在200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收获,但是有一种叫做"意外"的收获因其出乎意料,才会给人更大的惊喜。
明年讨个好老婆
2008年10月25号,北京市南区邮电局“升位人人有贡献晋级人人有业绩”职工创收排行榜第三榜刚一张榜,一个名字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谢江华是谁呀?营销员里好像没这个人啊?”
“他啊,5月份才干营销,不过这业绩可够突出的。”
5月份刚刚从出纳岗干上营销,在近150名的上榜职工中名列第二,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创业绩280万元,谈及这些,谢江华自己都不敢相信。
2008年5月份之前,谢江华一直在北京丰台支局当出纳员,按部就班的作息,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流 程,让谢江华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吃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浑浑浑噩噩度日,不但使自己不愉快,身边的人也不高兴。30岁的人啦,谈及婚姻就说:“勉了吧,我这样的谁跟咱呢。”
“幸亏有了这次竞聘干了营销,不然我还不知道混成个啥样呢!”谈及自己的变化,谢江华由衷地说。
08年3月份,为了完成升位晋级指标,支局组建营销队伍、成立营销组,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竞聘上岗。营销岗位,较之邮局的其它工种是个较新的岗位,挑战性强、收入与业绩挂钩,这个岗位最能体现多劳多得薪酬体制,当然,辛苦、风险也比其它岗位要高,业绩不好有可能比出纳岗位挣得还少。
“竞聘上岗,多好的机会啊,这在以前你连想都别想,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在同事、领导的鼓励下,谢江华放弃了干得轻车熟路的出纳岗,当起了支局营销员。
参加营销培训班增长知识、 地毯式的扫楼寻找客户、起早贪黑地加班加点,几个月的辛苦付出,使谢江华在企业年册、思乡月、京味包裹业务营销中脱颖而出,个人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是竞聘上岗给了我机会,合理的薪酬制度给了我实惠,比原来苦了也累了,但人有了精气神,这种心态上的变化,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09年一定要讨个老婆”。说这话时,谢江华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女儿作文进步了
“我女儿也开始喜欢作文了,这可解决了我的一大难题!”说这话时,北京和平门邮局职工赵宇的脸上充满了母性的光辉。
是啊,当今中国,孩子的学习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赵宇已读五年级的女儿作文一直就是老大难,孩子一遇作文就头疼,这成了赵宇多年来的一块心病。给孩子报班、请家教,全无成效。但是,2008年,孩子开始喜欢作文了,这又成了赵宇08年的最大收获。
“妈妈,您太棒了,您真伟大,我要向您学习,好好写文章,将来也在报上发表”。这是赵宇的第一篇文章在《中国邮政报》上发表时,女儿激动的话语。
《中国邮政报》是一份邮政行业内级别较高的职工家报,报上业务学习版以其面向基层、指导性强的特点吸引着全国基层的邮政职工,赵宇便是这份报纸特别是业务学习版的忠实读者。2008年,赵宇在《中国邮政报》《邮政周报》上发表了文章达十五篇之多,这在基层员工,特别是新员工中是不多见的。特别是她根据邮政业务变化而写的《汇款操作要因变而变》一文,对当时因汇款操作程序的变化而在邮局前台营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实际、实用的操作提示,受到了编辑老师和邮政职工的好评。在《邮政周报》的“这事你该怎么办”讨论中,给出的答案获“金点子”答案。
当然,赵宇的在得到稿酬的同时,也按照相关奖励规定,得到了近千元的资金奖励,但赵宇说: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一年来,孩子和我共同成长,孩子的作文进步了。这是我不曾料到的,所以也是让人最高兴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