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李明航

[原创摄影] 我学拍了几张荷花

发表于 2008-12-20 22:05:37 | 查看全部
东亚说得很对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1 18:27:25 | 查看全部
这花拍得和明航做人一样,实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1 19:20:1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7楼汪东亚于2008-12-19 12:58发表的  :
摄影是减法,构图时要减去多余的东西,有时还需要减少暴光量,使高光部位显得更明亮,并将所不需要的东西都隐入黑暗之中。这组照片背景处理得不错,没有长焦,感觉背景还是有点虚化不够。
第一张中规中矩,第二张感觉挺好的,第三张感觉构图有点满了,第四张那半边大荷叶感觉有点扎眼。
呵呵,全是瞎说的,一家之言,不足为凭哈。
汪老师,浅秋是菜鸟。浅秋想请教,如何做到背景虚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1 20:27:0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3楼浅秋于2008-12-21 19:20发表的 :

汪老师,浅秋是菜鸟。浅秋想请教,如何做到背景虚化?

浅秋老师,就“如何做到背景虚化”这个问题,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摄影知识拿出来出大家互相探讨一下。
背景虚化,顾名思义就是将拍摄的照片中的背景虚化模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突出拍摄主体。
首先来说,背景虚化是因为景深的深浅造成的,什么是景深呢?我们照相时都需要选择一个点对焦,被准确对焦的部分(焦点)清晰,焦点前及焦点后的景物会因在焦点以外而显得模糊。景深换言之,就是指照片前一个清晰点到后一个清晰点的距离,两者之间的景物都清晰的,之前和之后的景物就是模糊的,这一清晰范围就是景深。
那相机是通过什么控制景深的呢?是通过光圈和镜头的焦距,先说光圈吧,这个是主要的原因。每个相机上都有光圈控制,当光圈调大时( F 值是小数字),拍摄的照片会有较浅的景深(即背景虚化),当光圈调小时( F值是大数字),拍摄的照片会有较深的景深(前后都清楚)。例如以 f/2.8 光圈拍摄的照片,景深便一定比以 f/8 拍摄出来的浅。还有就是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200拍的照片肯定比焦距为50的照片背景虚化得好些。
单反相机如果有大光圈长焦镜头,虚化背景那是比较好控制的,但那大光圈的镜头都是用钱堆起的。
就说我们普通的数码相机,由于普通数码相机的光圈太小了,就按相机上说的设置到最大光圈f/2.8,通过实践证明,普通数码相机光圈f/2.8只相当于单反相机的f/11,可以想象,这样的景深下,想要虚化背景是很费力气地。
那么普通数码相机如何尽量做到虚化背景?
首先我们从构图上来说。
(1)造成拍摄主体和背景之间的视觉差距。如果您的相机没有大变焦、大光圈,要得到好的背景虚化是不容易的。但适当的构图对得到好的背景虚化有很大的帮助。所谓视觉差距,就是在拍摄中,拍摄主体和背景之间要保持好的距离。也就是说你的主体要离背景越远越好。
(2)造成光线的对比度。要得到好的背景虚化,就是千方百计地手动突出拍摄主体。让你的主体放在较暗的背景中,用光时适当减少一点暴光补偿,暗化背景,突出主体来。这就是利用光线差别。
 然后再从拍摄的技巧来说。
(1)关闭自动调焦。数码相机的自动调焦一般是三个对焦点,也就是说,调焦之后,兼顾了三点的清晰度,这并不符合我们的意愿。要想取得部分清晰,部分虚化的效果,就要关闭自动调焦后,自动手动对焦,那么只有一个对焦点了。
(2)测光模式改为点测光。在构图时造成了背景和拍摄主体的光线差别,通过点测光可以将这一优势大大发扬。点测光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内测光。点测光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点测光,并能正确使用点测光,一方面可使主体曝光精确,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宽容度”来创造出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奇妙图片。
再有一点,也是普通数码相机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对焦距离超短。有的普通数码相机的最近对焦距离可以达到惊人的1cm,成像上,拍摄距离越近,景深便会越浅,所以近摄或微距照片的景深可能只有对焦点附近的一、两微米,远一点的景物已经非常模糊了。
综上所述,普通数码相机要想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就要按照这样的步骤:
                                           大光圈--长焦距--近距离
友情提示:
测光方式主要有三种: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以及点测光。呵呵,有的普通数码相机没有点测光,我也没有法子,实在不行,那就一咬牙买个单反相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