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3年9月17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来白云边调研,他对白云边的发展理念、发展成就和发展规划予以充分肯定,鼓励白云边积极打造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为白酒产业做强做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李鸿忠书记在白云边的讲话,为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加坚定了白云边人做大做强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支撑,全面夯实企业实力。公司党委凝聚创新技术人才,发挥科技人才优势,通过牢固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和培育创新文化,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建立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助推白云边企业产能翻番、规模扩张、产品品质升级、品牌价值升级。
2005年,白云边成功实现民营化企业改制,在新一轮“科技为先、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推动下,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幅。自2008年起,企业上交税金连续5年位居荆州市工业企业首位。2012年白云边酒业实现主业销售额40.9亿元,上交税金4.6亿元。在企业规模上,与企业改制前相比,白云边的厂区面积、建筑面积、资产规模、产能规模均是以前的3倍多。白云边人多年来“再造一个白云边”梦想,已经变成了“再造二个白云边”的现实。截止2012年,白云边已连续三年蝉联“湖北企业百强”。 2012年,白云边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公司党委先后荣获全国非公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荆州市“百强民企自主创新行动”先进企业等荣誉。
一、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建立拔尖人才队伍
一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梯队结构合理 多年来白云边专注于浓酱兼香型白酒的生产与研发,培养出一大批行业拔尖的专业技术人才,强有力地巩固企业在中国浓酱兼香型白酒领域的代表地位。在白云边现有各类技术人员461人,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61人、助工103人;全国白酒专家4人、国家白酒评委5人、中国酿酒大师1人、湖北酿酒大师2人、湖北品酒大师2人、省级白酒评委22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4人、硕士2人、本科156人、大专420人。庞大的技术骨干队伍,不仅彰显出白云边在兼香型白酒技术领域的“领头羊”实力,更进一步反映出企业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公司党委大力推行“人才战略”,建立起以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酿酒大师、全国劳动模范熊小毛为“领军人物”,以一批全国白酒专家、国家级白酒评委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坚力量,以大批倾情加盟的年轻大学生为后起之秀的老中青3代合理人才梯队结构,以白云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共同传承和支撑起中国浓酱兼香型白酒典型代表---白云边的“酒魂”。
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视人才培养 白云边建立系统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先后通过网上求才、直接招聘、兼职使用、导师保荐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自2005年企业改制以来,企业先后从各大专院校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400名,鉴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对人才的重视,仍以每年至少引进大专生100人、本科生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1人的常规广纳贤才。
公司党委建立人才管理档案,在人才的选、用、育、留上都有严格规定。同时,在各个技术岗位上、关键工艺领域都认真落实“传帮带”,或指明研究方向,积极搭建平台,人尽其才着力“催熟”各类人才发挥特长。在白云边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技术创新战略下,一大批新加入的人才正如鱼得水,遨游白云边大海,纷纷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科研新成果或在各项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技压群芳,让业界瞩目。
三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人才进步 白云边对各类人才实行工资等级“三步棋”,按照学历、岗位、工作绩效划定工资标准,制定技术人员评比制度,严格绩效考核按绩效取酬,更好的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公司设立科技成果奖、论文奖和技术攻关奖,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重奖,并在评选年度先进、职务聘任、职称评定、加薪提薪等方面享受一系列政策倾斜,不断凝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动力。
二、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提高科技含“金”量
1、建立人才培养渠道“强筋健骨” 白云边先后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协议,每年从协议单位引进所需人才,保证了企业所需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一大批优秀专业学子的加盟,为科技兴企输送新鲜血液。
2、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壮腰增肥” 公司与武汉轻工大学合作,成功开发科研课题3个。其中《白云边酒酿造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经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成果中“某野生型酵母Z1”的发现与运用,将进一步揭开白云边酒酿造特殊微生物群中的“神秘面纱”,用科技佐证兼香型白云边酒的独树一帜,目前,这一成果正在申请国家专利。同时,与湖北工业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互为教育基地,双方展开一系列合作开发项目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通过尝试与一些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既借助外部力量加快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又通过技术交流,培养和提高了公司技术人员的水平。
3、形成产业集群“抱团发展” 白云边的发展,也带动了包装印刷业、玻璃制品业、物流业、饲料加工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先后催生了奋发印务、华林瓶盖、晶诚达玻璃和高生生物等企业在松滋落户。白云边通过与配套厂家保持良好的双赢合作关系,催生新的产业集群,形成稳定和谐发展的产业链条,目前,白云边产业集群已入选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
三、加大科研投入,技术“剑锋”引领兼香前沿
1、“国标”奠定行业话语权 2009年12月1日,以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起草单位的《浓酱兼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实施,进一步确立了白云边浓酱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地位。这也是公司多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艰苦摸索,致力于浓酱兼香型白酒的生产与研发,厚积薄发,以技术实力兴企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堪称业界大事。
2、省级技术中心领导科技前沿 2010年8月,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第十六批湖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这标志着白云边在浓酱兼香型白酒研究技术领域已具备“强人”实力。
白云边把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软实力作为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利剑”,逐步增加的科研经费投入让白云边在白酒技术领域锋芒渐露。近年来,白云边技术中心共开发科研课题25项,目前已完成2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企业自主开发11项,对外合作8项,引进吸收6项,先后有7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或省级科技进步(成果)奖。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取得和运用,保持白云边在中国酿酒行业始终走在科技前沿。
3、高新技术增强企业硬实力 白云边把对高新技术的消化引进,作为推动公司的发展的重要保障。先后投入780万元巨资引进“白酒自动化勾兑系统”,成功实现勾兑,组合,以及过滤,输送等关键环节为一体的生产自动化质量控制,对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超低温白酒冷冻过滤系统”的应用,率先在业界采用高效、环保、节能的高新过滤技术,逐步引领低碳生产风潮;“白云边信息化平台”、“自动化包装生产灌装设备”、“机械化制曲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更进一步稳定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2013年,白云边再次投巨资,在国内兼香白酒行业中首次进行机械化酿造技术改造,增强白云边作为兼香型白酒的领军代表的硬实力。
四、加快科研成果的转换力度,发挥效益创新高
1、推高推新抢占市场先机 为巩固市场地位,抢占市场先机,公司坚持“推高推新”的销售策略,不断研发兼香型新产品,及时推向市场。先后开发年份系列、年代系列、年号系列等高端新产品,引领市场消费趋势。新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呈几何状增长,为公司科技研发队伍提供更广阔的市场舞台,以科技为先导,以新产品为利器,无限超越。
2、建立科研成果应用机制 公司建立科研成果应用机制,本着严格论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上具有敢为人先、大胆尝试的创新精神,一大批由公司技术人员研发的新技术、新成果被应用到生产工艺中,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公司自2005年以来共研发应用新成果近40项,创造经济效益高达5000万元以上。
3、技术改造助推生产高效优质 白云边公司把科技创新的触角延伸到全员的主人翁热忱中,延伸到生产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道工艺,每年都有群众性的质量改进成果被评为“国优”QC成果。公司设立“合理化建议奖”,5年来,共收到职工递交的合理化建议近200条,其中有近40条涉及技术改造的建议被公司采纳并实施,发挥出巨大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公司每年投入技术改造的资金达500万元以上。
白云边党委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回报社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以雄厚的技术创新实力为支撑,推动白云边实现了有品质、有速度、有效益、有后劲的良性增长。2006年,兼香型白云边酒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式认定为中国白酒兼香型代表。2007年,兼香型白云边酒获得纯粮固态发酵标志使用资格。2008年5月,“白云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8月,再次由中国质量协会授予“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称号。2013年,白云边53度1979纪念酒、42度15年陈酿酒双双被授予“中国酒业2013中国名酒典型酒”。白云边正以卓尔不群的品质赢得更大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科技创新驱动活力,人才支撑带动发展。2012年10月,白云边与松滋市政府签订战略发展协议。未来五年,白云边将以争做“全国兼香型白酒第一”,进入全国白酒行业第一方阵为目标,实施“2211”工程。即计划到2017年前,投入20亿元,新增2万吨白酒产能,使白酒主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年上交税金突破10亿元。公司党委将继续把人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走创新驱动道路,加快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用一流的人才引领白云边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