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言:为参加“新华博客”正在开展的“年终征文”活动,昨晚、今晚分别以《再扭也扭不过日子》、《2013年刊登在纸媒上的文字》为题,对自己2013年的文字写作做了一简单总结。刚才登录QQ,看着《中企互动企业事评群》里“年终总结该怎么写呢?”的公告:突然感觉可以把自己这两篇总结合二为一,与“中企互动平台”上的朋友分析一下自己的年终总结是怎么写的。
(一)再扭也扭不过日子
小时候扭过父母,上学后扭过老师,结婚后扭过妻子,得子后扭过儿子,当岁月从每日的粗茶淡饭中滑过,已将奔四十的我转眼回望,人这一辈子,最扭不过的是日子。
人的一生中,不管你是党政干部还是普通百姓,不管你是喜怒还是哀乐,时光的时针都在永不停息地正转着,日子都在一天一天地消减着你肉体存在于人间的厚度。
上周四上午下班回家途中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孩,矮矮的个子,弯曲着左胳膊拖着一个大书包,左腿向前迈时还好,书包拖着地面,当右腿向前迈时,身子向右倾的好象即要把他整个人压倒。看着孩子一瘸一拐吃力的样子,我上前问,“你能提得动(书包)吗?”孩子朝我微笑着答到,“没事。”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妈妈从破布篓子里挑选出一块块五颜六色的破布来,用剪子把破布烂的不能用的地方剪去,把剩下的不太烂的布剪成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小布,然而再把这些小布一块块用针线对接到一块,便做成了我五颜六色的新书包。书包里装着两本书和两件文具,一本语文书,一本数学书,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每天放学后,与小伙伴们把书包随处一扔,便玩起了捉迷藏、跳格格、斗鸡、比赛跑步等游戏。
也许是小时候读书太少,又加上上学时不务正业,走出校门后,自己一直是一些人的反面教材。
二姐夫小学没毕业,早早便跟着别人当小工,调灰和泥,给那些为村民们盖房子的泥瓦匠做下手,顺其自然也便成了一名泥瓦匠。现在,二姐夫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领着一班子人为村民盖房子,年年收入都不菲。
而我,从学校毕业后四处打工,不惑之年仍然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企业职工,每月领取着一点可怜的工资,别说在城里买房买车,日常生活都比较紧张、拮据。所以,二姐夫经常教训他儿子(我外甥):“你千万不能学你舅舅,一定要学会赚钱。”
对于一个经常上网之人而言,最让人烦恼的事莫过于家里的网络时有时无。今年四月份以来,家里的网络一直处于非正常状态,千儿生气,我也有苦难言。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有句名言:“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网络也应该属于上网人的事吧?窃网不能算偷也,何况咱是有钱也买不来服务,也便只能姑且如此。至于此种状况将延续到何日,当地报纸上呼吁也是没用的,恐怕只能等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潮能普惠到每一户的那一天。
因为写不出来或写的欲望相对低落,所以只好天气炎热时光着膀子到院外的便道迎接凉爽的风,天气寒冷时钻在暖和和的被窝里享受被子的温暖。且不管是天冷还是天热,都不能与外人道也。天热,怕因自己袒胸露腹被当流氓抓了去;天冷,怕因懒惰抹黑了国人前进路上的梦境。因此,2013年里写的博文并不多,即便是写下来的,也大都是些没有主题的垃圾,正如千儿所言:“你不是《心发乱语》,而是胡言乱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深深懂得:别把懒惰当财富,别把无知当若愚。但是,却常常扭不过心里那股子扭劲,始终认为时光倒流到十七八,自己依然会选择自己已经走过来的这一路。至于对与错,自己既不敢妄自菲薄,也绝不敢妄加断言,唯有那再扭也扭不过的日子会成为我们昨天、今天、明天的最好见证,见证着我们是无怨无悔,还是悔恨晚矣。
大概是八九份,一位在省城工作的老同学来家里小叙,提及家庭收入时,老同学问我:“你就不计划多赚点钱?”我答曰:“现在还不到四十,钱有的赚,不着急。”之前,也有一些朋友劝导我:“不为你自己想,也要为孩子做些准备。”答对自然是:“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解决。”
说到这里,突然又想到文章的开头,人生最扭不过的是日子,最可怕的是不是正是扭不过自己呢?
2013年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为我们绘制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但愿现在那些被书包压弯腰的孩子们将来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拥有幸福、富裕的生活,别像我一样穷困,甚至成为一些人的笑柄。
又是一年飞度。再扭也扭不过的日子见证着,自己对于一年的盘点,除了些许粗糙、简陋的文字外,恐怕也别无所有。因此,对于2013年的盘点,只能把那些刊登在纸媒上的文字罗列出来……
(二)2013年刊登在纸媒上的文字
文字代表的是一种心情,一种责任。喜悦时的欢快,忧伤时的沉闷,愤怒时的极端,谩骂时的淋漓,由心所泻,阅尽人间春色。
自己喜欢诗词凝练的语言,喜欢散文委婉的烂漫,却不喜欢现在某些文人写文章时的那种文绉绉的造作,以及那种让人猜不透的文字隐晦,总希望自己能像赵树理大师那样写文章,用大众化的语言讲故事给大家听,然,本来是个很搞笑的故事,一当从我嘴里出来,往往就变成了别人表情始终如下自己一人独笑的幽默。自己2013年写下的文字,尤是如此。减少了一些对男女之事的关注,减少了一些对贪官污吏的关注,缺失了一份调侃和幽默,锐减了一层热度和个性。
其一,博客写作。2013年,200余篇博文,被纸媒选用一篇时评,三则微评,选用率跌入写博以来的深渊。关于博客上的文字,我始终认为博客是日记延伸出来的一种写作形式,应该无拘无束地记录下自己生活中最真实的感悟,因此,自己常常拘泥于个人世界里,不思章法,想到那写到那,一次成文,用时超过一小时的恐也少之又少,至于结果,大多条理不清楚,主题不明确,错处一大堆。写博客固然无须为博文穿上华丽的外衣以掩盖其中的败絮,但今后自己也应对之前那种蓬头垢面稍加装点和修饰。
遗憾:因网络问题,家中电脑直至现在仍然无法正常打开《博客日报》网页,期间《博客日报》季无牙先生曾数次为我与《博客日报》技术人员联系网络问题,却均是正常两天后又持续不正常,后来只好中断了自己《博客日报》上博客的更新。另外是和讯博客的赵编辑,自己早已答应合适时去保持博客更新,然,承诺却一直没有兑现。在此,特向二位说声:“对不起。”
其二、赵树理研究。2013年,在《长治赵树理研究》上发表赵树理研究文章四篇,并在长治赵树理文学研究会的鼎力支持下汇编了小册子《草根眼里的赵树理》。虽然这也可以算作自己研究赵树理的一点成绩,但是,文字的粗糙、零散、草根,却也是配不上“研究”二字的。如何从大量赵树理研究资料里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升华成系统的文字,为推动赵树理和赵树理文学研究做出自己的努力,是自己今后必须努力的方向。
遗憾:长治市赵树理文学研究会组织的“武乡监漳——三里湾文学笔会”、长治县琚寨村赵树理故居集体活动,以及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和山西省作协在晋城举办的“纪念《小二黑结婚》发表七十周年座谈会”,因时间原因,自己均未能参加。
其三、地方时评写作。2013年,关注当地事,叙说家长里短,在《上党晚报》“长治·声音”发表时评20余篇。无论是关注社会上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还是弘扬社会新风正气,我都认为是对自己最好的鞭策,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自己首先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和支持自己的观点。当然,除了自己的关注,还必须感谢《上党晚报》“长治·声音”编辑对自己的支持。
遗憾:一是常常感觉没有东西可写,二是写的东西都深度不够。今后应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加文字的厚度。
其四、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对自己并不陌生,从1993年第一首小诗变成铅字,至今已20年,然,除了文字弹奏的神曲常常萦绕耳畔外,却常常落不成纸上的文学语言。2013年又尝试着写了几篇,仅有一首小诗发于《长治日报》,一则随笔发于《长治赵树理研究》。看来,爱好文学的我,着实文学创作的底子浅薄的很,今后应加强学习和努力。
遗憾:母亲常和我说:“我是不会写,如果把我这几十年的经历写出来,一定比现在那些电视剧更好看”。2013年年初就计划根据母亲的人生经历写《母亲的故事》,然直至现在仅仅是开了个头。
其五、及其它方面。在《曲艺》、《长治方志》、《红色太行》等报刊零散地发了几篇习作。
遗憾:自认为文字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杂家,而自己知识面有限,现在仍然不够杂。放眼全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不管是文字收获还是岁月蹉跎,人最扭不过的是日子,2013年即将与我们说再见。寥寥数语,作为对自己2013年的总结,愿自己在2014年里能更进一步。(程江河/文)
[/table] | [table=100%,#ffffff] |
2013年1月1日《红色太行》……《碧血丹心 英雄本色》(注:根据别人提供的材料而写)
2013年1月4日《大同日报》第7版,《“大同移动杯”蛇年新春征联作品选登》“春风戏腊梅,银蛇起舞秀华夏”征下联……细雨浇松针,百莺娇啼歌大同——程江河(山西)
2013年1月25日《长治日报》 第A3版:视点……短评一则
2013年2月,《长治赵树理研究》(2013年第1期)……赵树理作品中的赵树理
2013年3月10日《长治日报》第A3版:副 刊……奉献(诗歌)
2013年4月《曲艺》第4期……“曲艺”一词的来源
2013年4月《企业家天地》 2013年第4期 55-55页……千万老板报考公务员打了谁的脸?
2013年5月1日《红色太行》……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的经过
2013年5月,《长治赵树理研究》(2013年第2期)……贺一丁先生50寿辰
2013年3月10日《长治日报》第A3版:文化……刊登长治市政协原主席、长治市赵树理文学研究会会长常福江为我的小册子《草根眼里的赵树理》所写的题词,以及山西作协副主席、长治市文联党组书记葛水平为该册子作的序。
2013年6月《长治方志》(第100期)……赵树理在长治
2013年7月1日《红色太行》……一九四五年版《论联合政府》
2013年8月,《长治赵树理研究》(2013年第3期)……驳《小二黑结婚》出版时遭压制的讹传
2013年8月,《长治赵树理研究》(2013年第3期)……为官诗人常福江
2013 年 8 月 30 日《重庆日报》……网友声音:○网友“程江河”:“申遗”可以提高当地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其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不考虑代价、劳民伤财的盲目“申遗”。
2013 年 9月 17 日《重庆日报》……网友声音:○网友“中国辉煌”:合理吧,办理月流量套餐时,双方已经达成了一种契约行为,所以,不存在“霸王条款”一说。至于运营商没有在协议书中明确告知消费者,月流量套餐会清零,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此事地球人都知道。(注:我的网民变成了“中国辉煌”?我自己从来没有用过这个名字。)
2013年11月,《长治赵树理研究》(2013年第4期)……经典永恒 历久弥新
2013 年 12 月 1 日《绍兴晚报》……■微言热议@程江河:该扶还是要扶,偌大个中国,不能连个跌倒的老人都扶不起。
上党晚报20130114期 >> 第A5版:长治·声音……说医德
上党晚报20130121期>> 第A4版:长治·声音……社区救助彰显文明城市魅力
上党晚报20130130期 >> 第A5版:长治·声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开发更重要
上党晚报20130319期>> 第A5版:声音……不负责的“免费体检”损人不利己
上党晚报20130325期 >> 第A5版:长治·声音……人人都必须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上党晚报20130404期 >> 第A8版:长治·声音……五毛钱的冰糖雪梨坑人害己
上党晚报20130409期 >> 第A6版:长治·声音……做正能量的维护者
上党晚报20130415期 >> 第A4版:长治·声音……打假莫忘普及识假常识
上党晚报20130422期 >> 第A6版:长治·声音……受伤的何止是城南生态苑?
上党晚报20130506期 >> 第A4版:长治·声音……宽带服务也应提速
上党晚报20130520期 >> 第A5版:长治·声音……缺啥也别缺了诚信
上党晚报20130527期 >> 第A8版:长治·声音……婚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上党晚报20130610期>> 第A6版:长治·声音……“五五”战略 托起长治人的中国梦
上党晚报20130617期 >> 第A4版:长治·声音……“过路要钱”有损文明城市形象
上党晚报20130730期 >> 第A7版:长治·声音……文明与不文明的距离
上党晚报20130812期 >> 第A4版:长治·声音……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上党晚报20130902期 >> 第A6版:长治·声音……自觉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秩序和环境
上党晚报20130910期 >> 第A4版:长治·声音……莫拖道路改扩建工程的后腿
上党晚报20131029期 >> 第A6版:长治·声音……转型跨越发展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
上党晚报20131105期 >> 第A6版:长治·声音……客运东站出租车乱象应整治
上党晚报20131112期 >> 第A5版:长治·声音……也谈“各人自扫门前雪”
上党晚报20131202期 >> 第A7版:长治·声音……从汉字传承说开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