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3|回复: 2

检察官详解深圳网络诈骗:QQ、微信、婚恋网站最危险

发表于 2013-12-17 08:09: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目前深圳网络犯罪嫌疑人利用率最高的几类网络载体,主要集中在QQ(含微信)、婚恋网站和论坛。记者从近日由腾讯公司、深圳大学法学院、深圳市检察院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互联网与刑事司法高端论坛(深圳)获悉:仅在龙岗区发生的网络诈骗犯罪案中,利用上述载体实施诈骗的数量比约为70%,其中利用QQ(含微信)的数量比约为52.6%。

  网上虚构信息求偶骗财

  据检察官介绍,现在不少犯罪嫌疑人通过婚恋网站如世纪佳缘网、百合网、珍爱网和QQ、微信等聊天工具认识有婚恋需求的异性被害人,将自己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经济适用男”、“邻家乖女孩”,虚构自己的身份信息、经济实力和家庭背景,假扮企业老板、公务员、IT高端人士等精英阶层,和被害人发展成为较为稳定的男女朋友关系,取得对方的信任甚至依赖。

  之后,犯罪嫌疑人便以五花八门的借口向被害人要钱、借钱,诸如“公司开张”、“资金周转不灵”、“公司亏损”、“购买房屋”、“应酬需求”、“亲人或自己生病”、“银行卡被吞”、“交通不便”等,或打着帮被害人投资理财、开办公司、办事等幌子要钱。有的会让被害人送其钻戒、金银首饰、手表、手机等实物,或将被害人的贵重物品典当置换现金,或以被害人名义贷款,或设赌局骗钱等。

  诈骗得逞后,他们便拒接电话销声匿迹。有的女性被害人还怀孕被迫堕胎,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检察官称,这类型案件犯罪嫌疑人多为男性,也不乏女性,通常与多个被害人同时接触和交往,诈骗数额从数千元到数万元、数十万元不等,数量在网络诈骗犯罪占据首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8:10:33 | 查看全部
  和陌生人聊天骗取信任

  另一种主要网络诈骗形式,是犯罪嫌疑人在网上购买木马程序植入他人QQ账号盗取密码,冒用他人QQ与被盗账号的朋友、亲属聊天,若QQ账号主人有摄像头就录制其上网录像,用以骗取被害人的信任。

  随后,其打着在外地出差出事、临时急需用钱等幌子向被害人借钱,利用被害人对朋友、亲属的关心,屡屡得手,数额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被害人数较多。

  此外,一些犯罪嫌疑人还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骗取网民信用卡资料进行诈骗。

  如张某信用卡诈骗案,张某通过QQ群发布可以提高光大银行信用卡额度的虚假信息,骗取网民光大银行信用卡的卡号、查询密码、信用卡背签、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基本资料后,在网上用被害人的信用卡购买联通充值卡,再通过网络将联通充值卡卖出。成功诈骗70多宗,获利25万元人民币。

  以“低成本,高回报”为诱饵

  还有一类犯罪嫌疑人,他们经常在深圳房地产信息网创业论坛、58同城网等网络平台上发布无抵押贷款、消费贷款、旅馆转让、寻觅合作伙伴、网络项目投资等商机,以低成本、高回报、低风险、高收益为诱饵,并列举其他成功的案例,让被害人放松警惕。

  有的团伙作案,经事先周密部署分工,带被害人参观实际地点,获取信任。如瞿某某五人合同诈骗案,事先以低价租下即将到期的旅馆,一人冒充旅馆老板、一人冒充前台工作人员、一人冒充清洁工人、三人冒充住房客人。瞿某某与被害人签订转让协议后收取17万元的转让金后,与同伙逃之夭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8:11:51 | 查看全部
  诈骗手段出现“混搭”

  据检察官介绍,不少网络犯罪嫌疑人还采用新型网络犯罪与传统诈骗手法相结合的“混搭手段”,骗取被害人钱财。

  在一起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苏某在QQ群、58同城网发布招聘企业项目的培训讲师,犯罪嫌疑人蒋某某先是带被害人旅游参观,后虚拟一些服装、农家乐等项目让被害人尝试。

  经过半年时间的接触后,苏某称被害人经历坎坷,可以为其做法事化解痛苦、扭转风水,让被害人垫资在弘法寺做佛法,事成之后返还。被害人陈某某因此被骗43.5万元人民币,另一被害人王某某被骗1.5万元人民币。

  网络载体最易被利用

  据龙岗区检察院检察官孙正介绍,目前网络犯罪嫌疑人利用率最高的几类网络载体主要集中在QQ(含微信)、婚恋网站和论坛。因为这些网络载体使用简单,普及度高,受众面广,信息传递快,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在龙岗区发生的网络诈骗犯罪案中,利用上述载体实施诈骗的数量比约为70%,其中利用QQ(含微信)的数量比约为52.6%。

  司法机关的实际查处中,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依托虚拟的网络为媒介,行为人隐藏在网络背后,在避免与陌生被害人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就能获得被害人信任。诈骗得逞后,行为人又能迅速与被害人切断联系,关闭网上账户、联系手机,销毁作案工具,给侦查取证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婚恋诈骗型网络犯罪中,犯罪嫌疑人同时与多名被害人保持恋爱交往状态的情况下,较难分清道德谴责和法律惩罚的界限,犯罪嫌疑人主观上是否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亦较难搜集证据厘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类型案件的起诉和判决。(深圳商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