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改革34年,GDP这个洋词也备受关注了34年。12月9日中组部出台了新的党政干部考核标准,GDP已经不再是考核干部的唯一标准了,也就是说GDP要在中国走下神坛了。同日,习近平在中南海听取河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时指出:河北大气治污需下极大功夫。还有近日辽宁首开“雾霾罚单”,对空气质量超标的8个城市进行了处罚,罚缴总计5420万元。
干部考核从关注GDP到关注雾霾,让GDP在中国从此走下神坛,向人们透露了什么信息?它的重要意义何在?
笔者认为,干部考核由唯GDP论到关注雾霾,反映了国家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是国家领导人对民生幸福的新理解、新诠释。
无论是关注GDP还是关注雾霾,都必须回答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换句话说,GDP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实力、国家富裕程度的最重要指标。关注GDP,就是关注经济,关注发展,而且主要是关注经济发展的增量、总量,关注财富的增加。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经济发展任务比较重的国家,一般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GDP的增长上,着力解决人们的温饱、致富问题。任何国家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以经济的数量增长考核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发展成就。而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们的生存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不用再为温饱发愁的时候,必然由片面追求经济数量到数量与质量并重再到质量优于数量。
雾霾是在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恶劣天气。所谓关注雾霾,并非单一地指天气,而是指更广泛意义上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对民生幸福的深层思考和通俗表达。关注雾霾,意在强调:我们不但要发展经济,而且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我们不但要追求财富,而且更要追求健康。不但要收获金山银山,而且更要保住绿水青山。
从关注GDP到关注雾霾,表明: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已经有了巨大发展,基本完成了从解放初的“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后的“富起来”,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但是,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存危机已经隐现,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不用说,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要让人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生活更加幸福。不用说,相比于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富裕了起来,大部分人手里“不差钱”,但我们能说自己非常幸福吗?
正是国家领导人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才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强调要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才将GDP请下了神坛,干部考核从关注GDP转到关注雾霾(环境),强调追求真正的幸福。
综上所述,干部考核从关注GDP到关注雾霾(环境),反映了国家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突出了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明要求,必然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刘运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