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34年,GDP这个洋词也备受关注了34年。12月9日中组部出台了新的党政干部考核标准,GDP已经不再是考核干部的唯一标准了,也就是说GDP要在中国走下神坛了。同日,习近平在中南海听取河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时指出:河北大气治污需下极大功夫。还有近日辽宁首开“雾霾罚单”,对空气质量超标的8个城市进行了处罚,罚缴总计5420万元。 |
|
      从关注GDP到关注雾霾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
      首先,我觉得,这34年我们是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来抓GDP的。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一定要过河,没有良好的过河办法,即便是摸着石头也要过。这样,我就想,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过河呢?河那边,究竟有什么? |
       34年过去了,GDP已经不再是考核干部的唯一标准了,也就是说GDP要在中国走下神坛了。 |
       关注雾霾,又成了重要课题。如此看来,可不可以理解为,我们发现了河对面是雾霾呢?那么我们利用34年的时间,这河到底是过去了,还是没过去?我们毕竟不能永远摸着石头,呆在河里吧?现在,我们应该向何处去? |
       关注雾霾,自然是正确的,但毕竟不是国家头等大事。GDP也好,雾霾也好,都应该统筹考虑,哪一方面过于侧重,过于轻视都不是科学的方法。 |
       之所以雾霾严重,那是因为只追求盲目发展,没有同时协调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结果。其实,在一些工业园区、农村,水土污染也不可小觑。甚至个别地方已经达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可见,科学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
       30多年来,我们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固然是有必要的,也是正确的。当然,经济建设也是有约束的,比如:安全应重于生产;环境应重于建设。假如我们没有了安全,那生产也就丧失了意义;假如我们没有了生存环境,那么建设也就不存在什么意义了? |
       有道是:“纲举目张”。如果我们错误的把“目”当做“纲”来抓,那就必然要承受顾此失彼之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