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7|回复: 25

“当官风险大过矿工”或许是好事

发表于 2013-12-22 23:29: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月18日,由中央纪委宣教室牵头主办的党风廉政教育大讲堂举办第二讲,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主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根据中央纪委公布的数据,周文彰对比了两组数据:2012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4698人,当年全国的矿难死亡人数1500人以内;2011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4843人,当年矿难死亡人数1973人。周文彰感慨:“每年受处分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已经超过矿难人数。权力是有风险的,领导干部已经成了风险最大的职业。”(12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当官有无风险?这要看当官者怎么为官。如果当官者贪赃枉法、贪财好色,勾结土豪劣绅、地痞流氓,欺压鱼肉百姓,或者不为民办事,不为国尽忠,或者做事浑浑噩噩、糊里糊涂,那当然有风险,而且风险很大。而如果当官者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勤政廉政,忠于国家,为民造福,就没有风险,还会受到嘉奖。
    当然,世事难料,人算不如天算。有时候,当官者即使忠心为国,夙兴夜寐,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也可能“出事”,事与愿违,比如自然灾害。不过,我们要相信苍天有眼,相信国家和人民是公正的。当官者只要真正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做出了最大努力,即使发生了无法预料、难以想象的自然灾难、意外事件,国家和人民也不会苛责和处罚,甚至还要表彰抢险救灾之功。公道自在人心,当官者品德、能力、作风如何,老百姓心中有杆称,清清楚楚,关键是当官者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要清楚自己在百姓心中的份量,尽其所能为国效力,为民造福。
     所谓“当官风险大过矿工”,显然指的是当官者的“责任事故风险”,不懂得珍惜手中的权力,不懂得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力,因个人原因给自己带来的政治风险、仕途损失。比如贪污腐败,比如结党营私,比如媚上欺下,比如横行霸道,比如穷奢极欲,比如揽功推过,比如贪生怕死,比如逃避责任,等等。当官者因为责任因为过错因为品德而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从而给自己带来政治风险,甚至赔上身家性命。
    其实,当官的风险与矿工的风险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更不能比较其大小。当官风险是一种社会风险、政治风险,是一种完全可以防范的风险。当官者只要依法依规,只要竭尽忠诚,不贪不腐,不拿不要,公私分明,用权为民办事,为民造福,就可以规避风险,没有风险。而矿工风险是一种自然风险、生存风险,矿难虽然不排除责任事故,但有时候也是人力不及,难以甚至无法避免的。矿工井下作业,确实存在渗漏、塌方、爆炸的危险,时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
     如果说当官风险与矿工风险有联系的话,那就是不少矿工的风险是因为当官者严重失职渎职造成。因为责任事故造成的矿难,直接与当官者的勤政廉政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密切相关。因为当官者的责任缺失造成的矿难,矿工被迫买单,当官者也难辞其咎,必须买单,面临严厉的行政问责、追责和法律处罚。
     最后,笔者要说,“当官风险大过矿工”,从某种意义上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它表明,当官也是有风险的,必须遵守政治纪律和官员道德,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以权谋私,大行腐败。它告诫、警醒当官者,做官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必须小心翼翼、敬畏权力、敬畏人民,必须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公正执法,竭诚服务。也许当官风险不一定大过矿工,但笔者倒真的希望当官者存此风险心理,小心做官,谨慎用权,忠心事国,忠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刘运喜/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23:40:50 | 查看全部
好大气的事评,我第一个支持我的朋友运喜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08:18:47 | 查看全部
卫平早!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坚定支持,真是太感谢了,祝您天天开心,一切美好梦想都成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08:39:42 | 查看全部
刘兄这么早就出手了,而且是一篇力作,轮顺有力,掷地有声,令人叹为观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08:41:32 | 查看全部
辛苦了,哥们,感谢您一如既往地支持事评,事评有您更精彩,向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08:43:49 | 查看全部
这两天我也在思索这个话题,我的观点可能和你截然不同,现在还没考虑成熟,也还顾不上动笔,每天的事情太多了,事无巨细,身不由己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08:57:41 | 查看全部
卓尔不群,不落俗套,逆向思维的典范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16:21:14 | 查看全部
欢迎刘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16:22:57 | 查看全部
这样的对比对煤矿工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17:07:03 | 查看全部

回 5楼(鲁宝林) 的帖子

感谢宝林指导,您的褒赞让我惭愧呀,真相钻地洞了,呵呵,哪里有您说得这么好,恳请批评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