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992年,王立军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习二年,获得了成人高教大专文凭,这是他的最高学历。王立军的个人名片上,行政职务不见踪影,仅用中英文双语罗列了国际刑鉴专家、法学博士、兼职博导、教授的头衔。
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称赞“立军副市长真是全才”,并盛情邀请王到北大任客座教授。王立军在29个高校、研究机构获得兼职教授、主席等头衔。
王立军“坏了事”后,这些光环又像太阳底下的雪,化了。有趣的是,即便是汉奸,周作人——鲁迅的弟弟,其学术成就也是无人否认的······
使用汉字的民族骨子里是傲然不羁的,“原来刘项不读书”、“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等千古名言便是佐证。于是官家千方百计都要向读书人靠拢了。乾隆皇帝当是代表。其诗作的数量空前绝后的。著名的诗篇有: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好诗作,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骂的更是直白,吓得官家死活也要披着文化的霓裳而自我改良了。“黑厚学”也使得为官者或更加向往文化的高雅了——缺啥补啥嘛。或许是挨惯了嘴巴抑或是打惯了别人嘴巴的缘故,反正“王大人”的名片上只字不提官位而都是博士教授了。
很多时候,官位易得“骚名”难留。南唐后主李煜作为皇帝恐怕没多少人记得,可是面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人心中都升腾起莫名的感动与赞叹。于是民国将军张宗昌“大炮开兮轰他娘”了。他脱口而出的不是附庸风雅?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说实话,比起胡长清的走一线嫖一片,老张的确有那么点英雄气概,毕竟还是想荡平小日本的嘛。说起胡长清,不能不说一个现象:官想文名民想官。于是胡长清的题字题匾就如同美貌的舞姬在江西是满天飞舞了。
就像以前的文化人喜欢插两支笔以显示水平线的高位,官员的博导、教授加身,倒也说明文化的魅力,至少官员更愿意以此加身以显得儒雅。无论那条道上的,骨子里再怎么男盗女娼,却是都愿意以文化人自居的——“高雅”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凡事过犹不及。动辄脱口洋文或古诗以明志的,百姓听不懂或绕着弯子胡屌翻书后才懂的,终不免给人“炫”或“卖弄”感了。“炫”者终究未明白或不愿明白这样的道理:能把高深的“相对论”说的文盲都能听得懂的才是真高手。至于弄了一身的博导教授虎皮而加身的,一旦失了官位,又现了原形了。常喜爱刘邦项羽的。英雄所见略同,李清照不就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嘛。为啥思念?诚实不虚伪不做作呗。
”至今思立军,没能过大洋“。无论如何,这样的诗句是不会加在王立军身上的。如果真要有什么诗句的话,我倒是有一句:至今汗立军,何必装斯文。想想立军同志还是蛮可爱的,至少他也知道斯文与官位孰轻孰重的。
“上九流”与“下三滥”,风马牛不相及也,可“干活”的手法很多时候却惊人的一致。北京的“某教授”其实就是小学毕业,他不也是这个世界那个世界什么学会的理事、主席? 当然,学历不是能力,沈从文没学历照样被聘为北大教授——民国时期的奇葩。问题是,为何现在“奇葩”越来越星光灿烂?人都是精明的。于是招聘看第一学历流行了,因为第一学历一般是官不了、睡不来的······
过去的过去,有王想军,过去,有王立军,现在呢?将来呢?但愿乾坤浩荡朗朗蓝天——我的一个小小的中国梦。
曾经,背地里,王立军被称为“合不拢”。因为他虽然号称尸检过1000例,是法医学博士,可一旦经他之手,尸体上的刀口总是歪歪斜斜的合不拢刀口。
曾经,“头牌”一定是精通琴棋书画的——当然是真的精通。青楼总是喜欢一件美丽的霓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