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操作状元王晓菲
刘晓利
有人说她是幸运的,也有人说她把住了机遇,不管怎样她成功了。
2008年9月22日,当她站在2008年全国棉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经纬—常山杯”细纱工竞赛领奖台上,双手接过此次大赛第一名的奖杯和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大红荣誉证书的那一刻时,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只要努力了,不成功也无悔。”
她叫王晓菲,是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的细纱挡车工。
2001年9月,年仅17岁的她高中毕业告别疼她爱她的父母和兄长,只身一人从德州郊县——陵县报考来到德棉技校,经过三年在校学习,2003年7月被分配到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细纱车间,当上了一名挡车工,从此开始了在常人看来既简单又平凡,既枯燥又乏味的挡车生涯。
当时公司正在大力开展向党的十六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细纱挡车工段月英、全国劳动模范、前纺车间粗纱挡车工殷红、山东省优秀党员、细纱挡车工任英等先摸人物学习的活动,她们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着、影响着、激励着这个17岁的少女 。“要干就干最好”成了她不懈的追求,“当一名纺织状元”成了她梦寐以求的理想。于是她抓紧一切时间虚心学习,刻苦练兵,一年后便成为车间操作种子队员。
她算不上天资聪慧,操作技术也不是最好,甚至在操作种子队里长期处于“替补”的角色,但争胜好强的王晓菲却从没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在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只要老师给指出来的不规范的动作一定要改正。她就这样执著着坚持着、努力着……
2008年3月传来将要举办全国大赛的消息时,王晓菲兴奋异常。“人生难得几回搏。我一定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拼上一回,搏上一搏,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于是,为了心中那不泯的梦想和追求,坚持每天班后练兵、背应知几乎成了她业余生活中的全部。经过努力,5月份终于通过了德棉集团内部选拔,获得了参加全省预选赛的资格,从而更加坚定了她取胜的信心。衣服口袋里天天装着《细纱挡车工操作法》,就连宿舍床头也贴着一张张写满操作要领的小纸条,有空就学,有空就背,每天除了短短四五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就是练操作、背应知。为了不分散自己的精力,当初正在热恋中的她关掉了手机,一连十几天都没同对象联系。有一天,王晓菲练完兵已是晚上10点多了,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心里仍在默背着工作法,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急切而熟悉的声音:“晓菲!”啊!是妈妈。看着月光下早已在公司门口等候多时的妈妈那孤单单的身影,委屈、撒娇、思念一股脑全都涌上心头,泪水也流了出来。妈妈说:“你都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也不打个电话,急死我们了。”但到了第二天早上6:00,小菲悄悄地为妈妈留下一张纸条:“妈,我去车间练兵了,不送你了,不要责怪女儿”,流着愧疚的泪水一口气跑到了车间。经过紧张苦练,2008年6月她终于在全国大赛山东省预选赛上取得了总分第六的成绩,获得了参加全国大赛的资格。
为了迎接更加激烈的全国大赛,实现自己的梦想,王晓菲时时提醒自己,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稍有懈怠就将留下与梦想失之交臂的人生憾事。于是,在大家的一片赞誉声中,她冷静地分析省大赛中暴露出的自己单项操作速度慢、得分低等差距,细心琢磨,潜心研究,练兵时集中精力,一个动作反复练习上百遍,直到最后几天时,几乎不接空头了,速度也提高了很多,辅导老师们松了一口气,她也展开了自信的笑容。面对即将到来的全国大赛她信心百倍。
备战全国大赛脱产集训期间,王晓菲仿佛长在了车间里,上午练完兵,中午不回宿舍就倒在车间会议室的连椅上稍稍休息一会儿接着练。因为集体宿舍人多、嘈杂,甚至就连晚上也是在会议室背应知,一直到深夜十一、二点才回宿舍,今年7月中旬才发的一本二百多页的新工作法,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一字不差的全背了下来。
距离全国大赛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由于她很长时间没有回家,9月14日中秋节这天,车间领导特意放了她半天假,让她回家看看父母。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家里姊妹三个,就她一个女孩,平时父母很是疼爱,她又何尝不想一步飞回到父母的身边呢?可是就像打仗一样,决战的日子就在眼前,自己又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呢?于是,她把思念埋藏在心底,下班后一个人偷偷跑到没人的地方,眼含泪花,给父母打了个电话,说明了情况。电话那头,爸爸、妈妈既疼爱又关心地对她讲:“菲呀,你就安心练兵吧,自己照顾好自己,只要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报答……”
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刻终于来到了。9月19 日上午 8 时,全国大赛该轮到王晓菲上场了,众目睽睽之下,她来到比赛机台前。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赛,开始显得有点紧张,双手渗出了湿漉漉的汗水。 “王晓菲呀王晓菲,多年的梦想,多日的苦练就看这一天了,一定要沉着,可不能前功尽弃啊”!她暗暗的叮嘱着自己。当主裁判宣布“开始”的那一刻,她镇定了下来,完全恢复了自信,接断头,打拉板,捻车面,做清洁……。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汗水顺着脸颊躺了下来,感到一阵心慌。她知道这是来到石家庄后感冒引起的发烧在作怪,已经好几天了,当时生怕领导担心,一直没有透露,本想自己买点退烧药吃下去就没事了,没想到这时又发作了。 “坚持,一定要坚持住!”——她稳稳神,擦去额头的虚汗,暗暗鼓劲。
比赛终于结束了,王晓菲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期盼着比赛成绩揭晓的那一刻。9月22日上午,离召开比赛闭幕式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突然接到大赛组委会的通知,她考了个第一,并让她代表全体参赛队员在大会上宣读《倡议书》,听到这一消息她激动的与带队的老师拥抱在一起,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渗湿了衣襟。这泪水中,饱含着喜悦,包含着激动,包含着幸福, 更饱含着期望……
大赛结束回到公司,王晓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企业成就了她的冠军梦,感谢她的领导和老师们为她所做出的付出。忘不了,备战大赛期间,正赶上公司引进新设备,车间领导在生产任务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不仅专门安排人员代替她工作,还派了专门的辅导老师指导自己练兵,因德棉没有大赛所指定的品种,公司和车间领导甚至专门为她改纺了一台细纱机;她的老师们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她、帮助她、照顾她,当她情绪发生波动时,她们耐心地开导,劝说,当她操作中出现失误时,她们不厌其烦的一点点帮助自己纠正、克服……。每每想起这些,王晓菲激动的表示,比赛早已结束,成绩也已成过去,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决心把已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和源泉,脚踏实地的走好今后的每一步,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德棉,回报支持她、帮助她的各级领导和老师们,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在三尺车弄谱写出更加辉煌的乐章。
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政工部
厂址:山东省德州市纺织大街538号
邮编:253002
电话:05342436722
13475199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