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60|回复: 13

【正方】莫让讨薪成为一条荆棘路

发表于 2014-1-3 14:54: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莫让讨薪成为一条荆棘路
王明明
近日,某国有建筑企业的职工反映,快过年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企业、社会、媒体都比较关注和重视;反而拖欠职工工资的问题被淡出了视野,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化名李铁的职工说,自己单位职工工资基本没有按时开过,拖欠时间短则一月、长则半年,拖欠仨月俩月成了家常便饭,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多年。尽管职工私下有怨言,但又不好意思找单位讨要,只能理解单位的困难,即便不理解也得理解,真是无奈!
对此,有人说国企拖欠职工工资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性质一样,应该主动去讨要;也有人说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该理解企业的难处,反正工资黄不了,迟早还是自己的;还有人担心主动讨要工资,会惹企业领导不高兴,影响自己的工作发展,得不偿失。
看完这则信息,笔者认为伸手要回自己应得的工资,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面对企业欠薪、讨薪的问题。笔者不禁在想,为何欠薪会成为年关的一道不和谐“风景线”?为何欠薪的企业会那么的理直气壮?为什么我们被欠薪了还美其名曰的怕领导不高兴?原因是,讨薪者为此会付出更多的代价。无论是农民工、国企员工、企业白领,面对讨薪都很无奈,讨薪要付出精力、时间,为了讨薪有的人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出现。《中国农民工维权成本调查报告》中提到,为了要回拖欠农民工的1000亿欠薪,整个社会需要付出至少3000亿的成本,而农民工本人也需要为讨薪付出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精神成本。曾经有人计算过,一起农民工维权案件,从劳动监察大队接受举报到法院执行完毕,至少需要经过4个月零10天的时间。造成正常渠道讨薪成本过高;用工企业违法成本过低。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会把过程转嫁到员工身上,也有一些企业管理经营不善造成欠薪,无论什么原因,欠薪必将成为一颗苦果,而讨薪也就成了一条布满荆棘的慢慢长路。要想消除欠薪,就要付出行动,不能让欠薪成为顽疾。一方面要付诸于法律手段,我们的国家就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给欠薪者正义的武器,进行维权。据央视网评论频道报道:201211月,新加坡SMRT公司的102名中国籍公交车司机在宿舍外罢工,抗议该公司对中国籍司机的"工资歧视"。新加坡内政部证实,参与罢工的29名司机当天已全部遣返回国,一名参与罢工的司机在新加坡因"非法罢工"的罪名被判刑6周。这是一次出乎讨薪者意料的处理结果,因为在没有罢工传统的新加坡,民众早已习惯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一切劳资纠纷,使用非常手段者会付出异常高昂的成本。而美国人那样动辄就"法庭上见""让我的律师同你说话"的举措,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在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后,就应该充分发挥其帮危助困的作用,让一些无钱、无能力用法律维权的弱者能够拿起这把“利剑”。另一方,国家要加大对欠薪企业的惩处力度,细化司法标准,增加欠薪维权的可操作性,真正让欠薪现象消失。再是,欠薪者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保护自己不被欠薪,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和材料,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欠薪。
因此,作为国企员工也应该讨要企业欠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5:15:13 | 查看全部
欢迎王老师参加本期事评,您辛苦了,向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5:16:03 | 查看全部
您的标题很霸道呀,文笔也很犀利,赞一个,支持您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5:17:35 | 查看全部
对了,您获得了约吧活动的神秘大奖,领导按排我给您邮寄,明天就会寄出,希望您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5:31:01 | 查看全部
欢迎王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6:04:23 | 查看全部
不主张欠薪,特别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7:17:35 | 查看全部

回 3楼(鲁宝林) 的帖子

感谢鲁宝林老师的鼓励,我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平台所以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7:18:03 | 查看全部

回 5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感谢老师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7:53:09 | 查看全部
先支持,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21:32:46 | 查看全部
王明明老师的事评稿件论述有理有力,观点明确,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