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个普通班组员工的一封手机短信,彻底改变了延续几十年的安全学习会方式。09年元月1日,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的近2千班组员工突然发现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在每周的安全学习上,他们都变成了授课“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
新年开门“矿工”变“老师”
“蔡启云,请你上台讲一下你在现场面临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元月1日,正在排班的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采煤二队员工蔡启云一团雾水,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队长请到讲台上了。
原来在元旦前夕,该矿矿长严光贵收到一条署名为“矿工”的电话,反应基层连队的安全学习会,都是由队长、书记、安全副队长主持,把厚厚一本安全规程照本宣科的读,由于主持学习的管理者在生产现场时间少,导致学习中的很多安全内容与员工所处的环境联系不起来,员工在台下听起很枯燥。昏昏欲睡。因此,署名为“矿工”的员工建议矿长改变学习方式,让员工轮流上台讲解自己所经历的安全案例、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处理过程以及不明白的安全问题。然后再由技术管理人员针对这些问题,联系到安全规程对照讲解。形成人人都是学员,人人都是教员的互动学习模式。很快,信息反应的问题在该矿安全办公会上被采纳,并被列为2009年该矿连队安全学习的固定方式。
“没想到我讲的架料绞顶安全注意事项得到技术人员的认同,我也过了一把老师的瘾”;“以后安全学习大家都要上台当老师,哈哈,不止过一次瘾吧”;“技术人员的解答,让我明白了工作面为什么要超前支护……”。该矿采煤四队学习会一结束,员工们就纷纷高兴的议论起来。
对于这件事情,该矿党委书记张太波说:班组员工关心企业的安全管理,说明了安全文化已经深入了班组员工心中。通过这种管理者与员工互动的讲课,能够促进两者间的“教学相长”。这也是新年员工献给我们企业最好的礼物。有这样一支善于思考的知识型员工队伍,企业的发展就有强有力的保障。(刘小强)
附图:该矿采煤一队的安全学习会上员工与队长互动
笔者评论:
当前,企业管理者必须改变那种“员工没有文化,讲不出来什么道理”的片面认识,纠正那种“安全管理是领导的事情,员工只要好好干活就行了”的错误观点。一个电话为什么能改变几十年安全学习方式,就是该员工抓住安全学习的弊端。班组员工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每天都亲身面临着各种安全问题,他们或直接参与隐患处理,或不明白隐患造成的后果,让他们在安全学习上讲出来,不仅是对生产现场安全问题的一次温习,更重要的是通过员工讲解的安全事例,让大家明白所处的生产环境面临的安全威胁是什么。再结合安全规程作补充说明,这样的安全学习互动方式,把员工的智慧集中起来,可以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的“教学相长”。(刘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