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说说我队车班司机
恐怕在塔河油田采油二厂,一说采油二队,名头最大的产油大户,无人不晓,该队井多、人少、面积大等现状并未阻碍该队各项指标漂亮完成。都说“胡杨个人,红柳团队”威力大,其实,这里面也有我队车班司机的一份功劳。
队上15辆车,15位来自新疆、甘肃等地的司机,他们平均年龄40岁,算得上是一支技术过硬、经验老道的集体。他们和他们的爱车一样,被外聘至此,月收入顶多2000来块。4、5人挤住一起,白天黑夜的奔波在700公里的戈壁胡杨红柳丛中。每天出勤13、4个钟头,另外还“夜餐”加班加点。可他们中的每个人凭借娴熟的驾驶技术,以“任务就是命令”的标准,招之即来,微笑服务。从不推脱,叫苦叫累,经常见他们干些帮忙搬送矿泉水、领物料、抬卸工用具等“分外”活。
他们是一个团结战斗、互相帮扶的团队。就在今年元月4日晚,在执行任务途中,司机王建驾驶的江铃皮卡抛锚在距队部40公里的T1032井附近。已是深夜12点中,得知情况的周丰军尽管出了一天的车,二话没说,驱车赶至。在天寒地冻的夜里,又是到站上借工具,又是忙修理,捣鼓至2点,最后只好用自己的车把哥儿们的故障车托回驻地。
当我问及车班班长马国龙的“管理经”时,他谦虚的说,没什么经验,他们大都凭自觉,无非是平时注重人性化管理。工作、生活上多关照,平时提醒他们一些禁酒、限速、不打手机、要求坐车人系牢安全带等,另外要求他们注重语言、行为、仪表文明,树立车队的“门面”。“他们都是过来的成年人,工作上懂得理解支持他人,再加上采油队领导从没把我们司机当外人,不断问寒问暖,今年春节还要为我们司机过生日,我们自然乐于和全队员工一道勤恳认真的奉献企业。”
“我们提供优质服务是应该的,最辛苦的是你们,能高产多拿油,大家都开心!”马国龙师傅忠恳的笑着说。
作者:李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