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0|回复: 6

深圳“五华”现象启示录

发表于 2014-1-7 07:41: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正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华大基因工作人员。
  
  华为、华大基因、华强科技、华侨城、华南城,五个以“华”字开头的深圳企业组成了一个新词——“五华”。“五华”是深圳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体现,是特区坚持市场化导向的产物,是深圳对国家改革开放贡献的新经验。

  近两年来,深圳一直流行着企业界“五华”之说。

  华为、华大基因、华强科技、华侨城、华南城,这五家以“华”字打头的企业一直是接待访深代表团的常客。在访问者的眼里,“五华”是代表深圳发展水平的企业优等生,是观察深圳转型升级的窗口。在内地省市的招商官员眼里,“五华”是引进落户的重点对象。作为行业领跑者,“五华”的外溢发展填补了不少地方的行业空白,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

  “五华”是一个偶合性的称呼。但是对于这个称呼,深圳的企业界和学术界却有着一致的认同。在他们的眼里,“五华”是深圳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体现,是特区坚持市场化导向的产物,是深圳对国家改革开放贡献的新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7:46:02 | 查看全部
2.jpg
深圳华为总部的参观者众多。
  
  概念形成:

  两张名单突显“五华”

  “‘五华’是一个偶合。”去年12月31日,华南城执行董事许扬如此说。

  作为“五华”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许扬坦言是偶然发现。在深圳市政府发出的接待通知上,这位深圳工业元老发现了“五华”:“兄弟省市来深圳取经,政府按程序都会给参观企业发一份接待通知。这几年,华南城接待了不少党政代表团,我们在这张通知单上发现,尽管名单次次有所不同,但总是集中在那么几家,当中的五家更是都以‘华’字打头。”

  另一张名单加深了“五华”概念的成形。“华南城只有十年历史,在全国办起了七座华南城。这些和我们有往来的省市,经常委托我们帮忙联系深圳知名企业,希望能够引进落户。在这张名单上,‘五华’再一次重合。”许扬表示,这五家企业并无关联,但并称“五华”顺理成章,因为都是深圳公认的“经济名片”。

  在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看来,“五华”的确是名称上的偶合,但偶合却有着必然性。“五华”之前,深圳流传过两个“三华”版本。第一个版本的“三华”是指华为、华大基因、华强集团。在新华社2010年播发的电讯稿里,直言深圳“三华”成就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之梦。第二个版本的“三华”是指华强北、华侨城、华南城。华强北是公认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华侨城是中国旅游第一品牌,华南城是商贸物流的第一品牌。“经历30多年的市场磨炼,深圳涌现出一大批行业标杆企业。将这些企业放在一起观察,总能找到一些关联点,现在可能是‘五华’,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华’加入其中。”郭万达表示,“名称上偶合的‘五华’迅速得到普及,其实是对深圳创新的认同。华为、华大、华强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代表,华侨城、华南城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7:47:22 | 查看全部
3.jpg
深圳市区鸟瞰图。
  
  企业发现:

  “五华”都是创新领跑者

  来“五华”看什么?当然是看“五华”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升级转型。

  在新年献辞里,华为透露2013年年收入预计将超过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此前《财富》杂志的500强报告里,预测华为2013年营收将达到349亿美元,超过爱立信的336亿美元,成为全球通信产业龙头。资料显示,华为七成营收来自海外,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华为的服务。在欧美主流媒体的眼里,华为被认为是最具国际性的中国企业,也是技术赶超的代表。华为提供给本报的数据称,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其中2012年研发投入为300.9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的13.7%。数据还显示,华为拥有3万项专利技术,其中有四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

  “假如把基因研究视作一场马拉松,华大一直处在第一方阵,而且时不时充当着领跑者角色。”1月2日,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接受采访时自信地表示:“中国的科学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一直是追赶型,但在基因领域,现在却出现了一个引领的机遇。”华大提供的数据称,去年共发表SCI论文182篇,其中《自然》及子刊杂志30篇、《科学》3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去年出版的新书《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中,多次提及华大基因,将其誉为中国崛起的代表。

  有技术赶超,有科研领跑,还有辐射拉动。

  去年7月,天津欢乐谷成为华侨城欢乐谷大家庭的第六个成员,宁波与福州的华侨城项目也相继启动。在给本报的答复里,华侨城表示,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互动发展关联产业的成片开发模式已经从深圳推向全国,华侨城项目成为各城市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公共生态、文化、旅游、休闲空间。截至2012年年底,华侨城旗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2.3亿人次,年接待游客2400万人次,年度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

  华强科技在给本报的答复中表示,初步完成在中国的产业布局,不仅在深圳建成创意与科研总部基地,同时在沈阳、青岛建成动漫生产基地,在芜湖建成影视拍摄基地,在株洲建设文化衍生品基地,在全国完成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等九个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建设。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文化企业30强”,华强展现的不仅是文化潜力,更是科技实力。目前,华强是国内惟一具有成套设计、制造、出口大型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企业,成功在伊朗建起了方特世界。

  在华南城宣传手册的扉页,华南城联席主席郑松兴写道:“我们要将华南城的成功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其他战略性经济地区,继续贡献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从时间上来看,华南城2009年开始在南宁、南昌、西安的第一轮布局,2011年开始的第二波扩张则进驻郑州、哈尔滨和合肥。在采访中,许扬一再强调,华南城的扩张不是圈地造城,而是升级转型。“我们目前只关注两件事,一是提升各地商贸物流升级转型;二是协助各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

  在深圳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董晓远看来,“五华”是深圳质量在企业发展上的代表作。“华为代表着新一代通讯技术,华大代表着生物技术,华强科技是制造业与创意产业结合的代表,华侨城是文化产业的代表,华南城是物流产业的代表,‘五华’与深圳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完全吻合。”他进一步指出,“五华”概念受到追捧,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则是兄弟城市希望通过观察“五华”找到自己的升级转型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7:48:32 | 查看全部
  “五华”启示:

  什么造就了“五华”?

  为什么是“五华”?为什么是深圳?

  这是“五华”以及深圳面临最多的提问。“五华”的成长各有特点,优势各有所长,但造就“五华”现象同样也有着许多共同点。

  启示一:“五华”是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结果。

  深圳一位老领导曾说过,“参天大树”绝对不是在温室里能够培育出来的,更不可能在花盆中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总能长出几棵大树。而“五华”,正是从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大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代替过去的基础性提法。“五华”能够做大做强,归根到底是市场公平竞争的结果、企业奋斗的结果,也是深圳多年坚持市场化导向发展经济的结果。

  王石曾经写过一篇“深圳现象”的文章,当中提到华为、万科都是白手起家、从头创业,但能够成为优秀者,“必须挺过漫长而残酷的竞争”,因为“一同来到深圳的,有千千万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英才豪杰”。从“五华”的发展来看,深圳企业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竞争,还有着更高水平的国际竞争。因此,“五华”不仅实现了做大,而且实现了做强。

  启示二:“五华”通过外溢发展放大了特区辐射力。

  “深圳的市场和资源,都不足以支撑一个巨大的企业。‘五华’的称呼是偶合,但也有规律可循。整合国内国外资源,‘五华’是深圳经济外溢发展的结果。”1月3日,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此表述。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首次提出实施外溢发展战略。报告提到,深圳将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服务能力、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以外溢发展突破城市空间制约,以区域合作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在许扬的眼里,外溢发展的“五华”是深圳在新时期的特殊贡献,它不仅放大了深圳的辐射力,也间接加快了全局性的升级转型。华强科技、华侨城、华南城的成长,都是在扩张中实现了三重转型升级。第一重是自身企业的壮大,第二重是深圳经济的升级,第三重则是当地经济的转型。华南城紧扣城镇化发展,郑州华南城经当地测算,将增加5万个创业机会、20万个就业机会和数十亿元税收。2012年开业的武汉欢乐谷,则在第一年就为当地带来175万人次的游客。至于华强科技重点布局的安徽芜湖,同样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重点旅游目的地。

  启示三:“五华”彰显深圳特殊的企业家优势。

  作为“五华”概念的倡导者,许扬笑言在深圳这块企业家集中的热土上,还能够总结出更多的同类项:“比如说‘三马’,大家都知道马蔚华、马明哲、马化腾。但再往前想一想,还有深圳电子工业的奠基人马福元、华侨城的首任老总马志民,‘三马’就变成了‘五马’。”

  “五华”能够出现,这是深圳营商环境优势的体现,而且这种优势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深圳孕育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家群体。可以说,深圳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企业家中心。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五华’的背后,是深圳标杆性企业集体崛起的群像。”和“五华”比肩的,还有金融行业的招商、平安,互联网的腾讯,新能源的比亚迪,房地产的万科,等等。

  或许,我们还该听听当事人的说法。谈起为何落户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王俊的回答是“包容”。去年,王俊决定将所获的100万元科技进步市长奖在内部建立一个基金,奖励“非常规创新”。原因何在?“当年,对华大基因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机构,深圳就能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来支持。在华大内部,我们更有责任弘扬这种精神。”王俊如此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7:49:15 | 查看全部
  新闻·链接

  细数“五华” 个个精彩

  “华”是一个美好的字。作为形容词的“华”,美丽而有光彩;作为名词的“华”,更是与“花”同义。

  华为、华大基因、华侨城、华强科技、华南城,五个以“华”字开头的企业各有各的精彩。

  华为:中国最国际化的企业

  华为被公认为中国最国际化企业,其七成营收来自海外。《经济学人》指出,华为在150多个国家拥有500多名客户,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使用华为的服务。

  华为注重研发投入,近十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300亿元。2010年华为首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13年华为在榜单中再次上升至全球第315位。

  华大基因:中国崛起的代表

  华大基因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其基因测序能力和基因组分析能力均位居全球第一。1999年华大基因注册成立,2007年南下深圳,并于当年10月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序列图谱。华大基因以科学、技术、产业相互促进为发展模式,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水稻基因组计划、大熊猫等多项基因组科研工作,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华侨城:中国旅游第一品牌

  由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起步,华侨城致力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目前集团总资产近10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400亿元。

  近年来,华侨城开发出一系列旅游产品,业态覆盖文化主题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创意文化园等,在全国重点城市开发建设旅游综合项目14处,截至2012年底累计接待游客2.3亿人次,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业第一品牌。


  华强科技:“中国的迪斯尼”

  华强集团旗下的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的迪斯尼”,它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打造“创、研、产、销”一体化的文化科技产业链,业务分为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和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两大类,其中华强动画是全国产量最大的动画企业,出口动画近15万分钟;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也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建成开业,初步完成全国布局。

  华南城:十年造七城

  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2002年5月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中国规划、建设、运营大型综合商贸物流中心的领航者,致力于开发建设集多个产业门类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基地。华南城业务遍布中国,迄今开发建设并运营着深圳、南宁、南昌、西安、哈尔滨、郑州、合肥等地的华南城项目,其经营业态涵盖专业批发市场、仓储物流、综合商业、电子商务、会议展览等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7:50:20 | 查看全部
  采访·手记

  源于开放

  成于创新

  并称“五华”,的确是一种偶合。

  能够一口气列出五个以“华”开头的标杆企业,放眼全国或许也只有深圳。盘点华为、华大基因、华强科技、华侨城、华南城这五家企业,不难看出有共同的“深圳基因”: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长于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可以说,“五华”的诞生,源于开放,成于创新。

  能够成为行业引领者,“五华”的基石不是什么特殊地位,也不是什么特殊政策,他们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等生。华为、华大是民营背景,能够成为国际引领者,靠的是科研实力,而且确定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生存挣扎。即使是华侨城、华强这样的国企,创立之初也没有什么特殊资源。在华侨城的表述里,华侨城的立足点是一片滩涂,华强的起家地也就是一片工业厂房。至于华南城,发源地平湖当初还是深圳关外的边远地带,企业需要自费开通公交线路来吸引人气。

  2012年财富500强排行,华为、招商、平安榜上有名。虽然深圳只有三家,但却视为中国企业的标杆。原因无他,深圳的企业没有什么特殊地位,也没有什么垄断资源,都是自己打拼出来的地位。当年,中国通信设备有“巨大中华”四巨头,眼下却只剩下了深圳的中兴和华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圳一直被追问,为什么会涌现出一大批华为式的标杆企业?答案很简单,这些企业是自己长出来的,不是温室里精心培育的种子选手,而是血肉相搏后的幸存者。从“五华”的成长来看,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正因为经历了充分的市场检验,“五华”才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充分的市场竞争,练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分析“五华”的优势,不难发现经营利器都是创新,不是技术赶超,就是经营创新。就拿华侨城来说,成为中国旅游第一品牌,起点是无中生有的人造景点,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的推出让深圳一下子成了旅游热点城市。再比如华为,是在与思科、摩托罗拉这些世界级企业掰手腕中一步步壮大,实现了技术创新从模仿到引领的过程。因此,当“五华”通过创新成为行业引领者后,外溢发展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充分的市场竞争,也练就了企业的学习能力。或许受益于特区率先开放,“五华”都是学习高手。华大基因最初只是一个参与者,但短短几年就从配角变成了主角;华为更是花重金打造流程,从而掌握获得与国际龙头叫板对话的能力;华侨城从建城之初就引进新加坡规划理念,确立文化立业的思路;华强集团更是在转型中涉足文化创意产业,以迪斯尼为借鉴发挥自己的科技优势。能够成为比肩国际同行的优等生,“五华”设定的行业标杆由此更具说服力。

  去年年底,有着定位大师之称的美国营销专家特劳特造访深圳。对于深圳,他的定位是企业家中心。他在媒体采访中提到,政府应该做的,是搭建好舞台,创造企业家向往的环境,吸引全球的目光。尽管深圳的官方表述里并未有过企业家中心的提法,但是深圳的创业水土确实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标杆企业,也诞生了一批优秀企业家。

  源于开放,成于创新,“五华”的成功有自身的努力,不可或缺的还有城市的滋养。对于落户深圳,华大基因感谢最多的就是包容的创业氛围,而深圳获得的回报则是一个在国际领跑的华大,不仅弥补了深圳基础创新的短板,也为生物产业的兴起积蓄了能量。

  “五华”的称呼,是偶合。深圳出现“五华”,却绝非偶合。(深圳商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7 14:33:38 | 查看全部
“五华”的称呼,是偶合。深圳出现“五华”,却绝非偶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