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4|回复: 1

车间里的一线产业工人谈“他”和“机器”的那些事

发表于 2014-1-7 21:27: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jpg

  “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在《苏彝士运河故道》一文中,梁启超有感于机器之力。

  2013年的江浙大地,一场人与机器的故事,精彩演绎。一台台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装备起一流的现代化生产车间,生产出一批批高品质的产品,也培育出一个个技术过硬的新蓝领工人。

  在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铸件制造部车间,火星四溅、砂土满地、灰尘弥漫、身着笨重铸造专业服装的工人吃力抬铁水等场景,已化作历史幻影。取而代之,一条从铁水熔炼到浇注完成的全自动生产线,正有序作业。一名工人轻触控制台上的按钮,就能轻松完成工作。

  通过持续机器换人,从铸造、机加工到装配,杭发“武装”起了国内最先进的发动机生产线。近日,记者采访了杭发的一线产业工人、车间主管和公司管理者,听听他们对“机器换人”的看法。

  6600公斤VS 20台机器

  王帅诗:杭发铸造厂机体制芯线组长

  黄色安全帽、白色口罩、蓝绿色工作服、土黄色工作皮鞋,“全副武装”的王帅诗站在运转中的制芯中心,显得格外瘦小。可这么瘦小的他,却能轻松驾驭面前的庞然大物。

  86年生的衢州小伙,别看他年纪不大,工龄却很长。“2003年就到了铸造车间,工作十年了。”

  刚工作时,他负责砂芯制作。当时,一台老式制芯机,四个人分两班操作。除了看顾机器,制作砂芯,砂芯制成后,还要负责搬运。“一个砂芯重约20公斤,一天一个人要制作、搬运330个砂芯,算下来就是6600公斤。而且搬运只是一天8小时工作里的一部分,搬运要在5小时内完成,其余时间还有其他工作。”

  “那时候车间灰尘多,工作服穿一天,就脏得很。”回忆往昔,木讷的他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他印象中,2010年往后走,车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设备越来越高级,两台机器人就能轻松完成他从前的工作;原材料进生产线到成品出来,中间几乎不要人工干预;车间里粉尘少了,工作服连穿一个星期都没事。

  “原来做24小时的产量,只相当于现在16小时的三分之二的产量。除了产量,很多以前不可能做的事,机器人轻轻松松就能完成好了。”拿发动机关键部件——汽缸体整组砂芯为例,放在以前,要先将单个砂芯逐个浸涂料,一组砂芯由11块单块砂芯组成,全部浸好后再拼接成组,总重量不下220公斤。机器人一次抓重达500公斤,实现整组砂芯拼接然后统一浸涂料,可减少好几道不必要的环节。“放在早几年,如果一开始就整体拼接,要到哪里去找一次抓举220公斤、一天24小时不停抓举的‘大力士’?”

  “从前靠力气吃饭,现在靠脑子。”王帅诗现在负责20多台机器设备的保养工作。“把机器管护好,让它顺顺当当,乖乖干活,就可以了。”

  1.2万平方米VS 26名工人

  徐云晶:杭发MC加工部副经理

  MC加工部,这里有整套从德国引进的设备,再加上工艺完善的流水线,车间里的机器比人多。

  在1.2万平方米的大车间里,若不是机器是白色的、工人工服是蓝绿色的,想发现工人身影,还真不容易。“车间里,成套机器有93台,工人只有26个。”徐云晶说。

  最多的,一个人管理着10台机器。在MC加工部的缸盖线上,胖乎乎的山东汉子张瑞,手指划一圈,“从这台机器到对面这些,共10台都归我管”。尽管如此,他只是用“稍微有点小繁忙”来形容当前工作状态。

  徐云晶说,在以前,一台机器一个人,93台机器就是93个人,加上维修、检验、手工工序,起码需要110人到120人。

  在老徐眼里,除了工人减少,工人素质也高了不少。“26个工人中,全部是大专以上,本科生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当然,在这里,可不是学历论英雄,而是技能说了算。为了提升员工素质,杭发废除了原先的计件工资制,推行设备应用技师和应用工程师制,凡经考试达到一定技能水平,即给予相应等级的薪酬。最高级别的设备应用岗位员工,年薪可达10万元。

  “目前26人平均技能达‘四星’,其中六星级设备应用技师3人。要知道,六星级是目前公司级别最高的。其他部门一个还没有,我这里有仨。”徐云晶说。

  MC加工部曲轴箱线工人毛浩明,就是一名六星级设备应用技师。早在这条全新的MC曲轴箱线从德国引进之前,他就被公司派到德国公司学习了一个半月,熟悉设备的各个环节。新设备投入使用之后,他的工作从原来仅负责设备维修,到现在维修、检测、操作一肩挑。“过去至少要三个人干的活儿,如今我一人轻松搞掂。”85后的他,已是公司2012年度劳动模范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21:28:23 | 查看全部
  人员减下来VS工资涨上去

  余建江:杭发公司总经理

  临近年末,余建江很忙,可始终笑意盈盈。刚有几组汇报数据摆到他办公桌上,他心情愈发舒畅。

  “2013年一线员工人均工资较上年提高了20%以上。是一线员工,不包含领导层。”他着意强调。

  “2013年一线员工流失率仅2%多一点。前几年这个数字一直在10%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20%。”

  “2013年售后服务费用比去年下降30%,大约三四千万元,因为产品品质提升,省下来的这部分钱就是纯利润啊。”

  “2013年生产单台发动机的劳动力成本,比上年下降了4%左右。”

  “四季度以来订单量都在稳步上升,仅12月订单数量比上年同期增加超过70%。市场正在稳健恢复。”

  2008年杭发搬迁到新厂区之前,年产5万台发动机,员工人数约3000人。通过机器换人,如今公司年产10万台发动机,员工人数不到2000人。

  “人减少后,节省下的人力成本不能省,要用到现在的员工身上,让有技术负责任的员工得到更好发展、更多报酬,把机器换人的效益与员工分享。企业要长久发展下去,必须有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装备先进了,没有合适的人去操作,照样没用。”他说。

  在杭发的员工生活区,一个设施完备的生活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

  相关资料

  “机器换人”换出新效率

  1-11月,全省工业技改投资4245亿元,增长27.6%,占工业投资的64.7%;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2730亿元,增长17.5%,占工业投资的41.6%。

  劳动生产率提高10%以上。

  “空间换地”换出新格局

  截至12月底,全省已实施低效利用建设用地再开发3998宗,面积9.95万亩;开发利用地下空间3909.9万平方米。

  电商换市”换出新活力

  1-11月,全省共实现网络零售额3504亿元,同比增长92.2%,销售电商化率达到16.9%。

  全省共开设各类网店90万家,占全国的14.7%。

  省内居民实现网上消费2080.25亿元,同比增长74.6%。

  “腾笼换鸟”换出新产业  

  1-11月,全省淘汰关停低端落后企业(作坊、加工点)1.8万家以上。   

  全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6.53万亩,共淘汰18个行业1658家企业的落后产能。   

  1-11月,全省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9.2%、10.3%和8.1%,总量占规上工业的33.5%、25.5%和23.4%。

来源:浙江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