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25|回复: 0

在奋进中历练成长的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

发表于 2009-1-13 14:29: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序

  2008年4月28日,一纺机械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组长司徒叶群站在领奖台上,面对着台下无数双羡慕的眼光、面对着电气总公司领导递上的沉甸甸的红底金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奖牌,他那深邃的目光以及眼角处湿湿的泪水,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渐渐的模糊了。脑海中刹那间往事如烟,浮起了一张张熟悉的脸庞,那是他兄弟们的脸、朝夕相处十余载班组员工的脸。
  他带着这帮兄弟们争朝夕、攀高峰、创新高、强管理、勤学习、搞革新,打拼出一片光灿灿的新天地。先后获得过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上海电气“李斌式班组”、太平洋集团学习型班组等荣誉称号。如今,他再次登上领奖台,手捧着“含金十足”的“上海市工人先锋号”奖牌,怎不令他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荣誉是光鲜的、耀眼的、闪亮的。但是在荣誉的背后,他和他的兄弟们所付出的艰辛、所干出的业绩,相信同样也是让人称赞的。
   
    抓竞赛、讲实效,展现班组创新才智
  
    近年来,随着一纺机械有限公司的产能不断扩大,加工中心班组日趋成为了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口”。每当一批零件需要换机加工,就必须重新编程。重新编程的人、机输入,占用了大量非加工时间,给生产调度带来了很大不便。为了确保生产任务的如期完成,该班组把适应市场、立足自身挖潜、组织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立功竞赛”活动作为载体,并将这一难题作为创新项目在班组学习会上提了出来。大家出点子、想办法、定措施、显身手,最终得出:通过电脑编程转化成光盘储存,再利用光盘对设备系统程序互联的办法,可以缩短机床加工前的辅助时间和提高机床设备的利用率。这样做,不仅提高了人、机的工作效率,而且锻炼了职工在生产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激励了班组员工对工作的创新热情。经过实践,该班组万工分生产完成率年年呈两位数增长,车间生产期和量的矛盾得到根本改观,实现了公司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的目标。

    勤实践、增才干,展现班组业绩效应
  
    2007年一纺机械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具有国际一流的纺机装备——CJ60棉精梳机。要将此新产品转化为商品,尽快投入市场,应该说任务重,时间紧。而新产品试制成功与否,很大的关键就在于加工的进度和精度。加工中心班组在接到CJ60主关件船体、墙板、罗拉座的加工任务后,立刻成立了新产品项目攻关小组,大家全身心扑到试制工作中,日夜三班连轴转,按图纸的技术要求,精心编程调试,提高质量监控,最终高质量的完成了试制加工任务。经三坐标复验后,零件相关质量标准、孔径尺寸等均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加工中心班组在新产品的试制工作中,创新建立的“加工中心中墙板流水操作法”、“CL15大墙板一次预验合格法”、“车头大墙板转换操作法”等方法,均为新产品以及其它加工产品在日后的批量生产中打下了良好的加工作业基础。整个加工过程如精度、进度、能耗等均提高工效15%,为CJ60棉精梳机如期投放市场作出了贡献。
   
    善学习、强素质,展现班组人才高地
  
    加工中心班组在掌握、吸收、消化和提高企业引进的先进技术的生产中,深切感悟到员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是驾驭好新技术、着力班组创新的源泉,也是生产出好产品、优产品、精产品的关键所在。开展技能培训,举办操作比武,既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提高班组整体核心实力的催化剂。他们注重营造学习氛围,搭建创新活动平台,实施班组技术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仅2007年,该班组就为企业献计献策、小改小革达20多项,其中三项技术改进项目被企业评为优秀成果奖。
  在CL15大墙板的加工制造过程中,他们还成立了QC质量攻关小组,围绕质量瓶颈疑题,攻坚克难,使产品精度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合格率从原先的92.5%,提高到98.2%,班组QC成果被评为上海市优秀QC成果奖。
  在“电气李斌杯职工技能大赛”中,他们把技能大赛作为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积极开展职工技术练兵活动,注重培养机制,选送优秀职工参赛,展示技术才能,为企业赢得了荣誉。他们不仅在时间上、学习上为员工提供帮助,还积极与企业工会取得联系,保证了员工出行比赛的各种便利。在全组20名员工中,参加各类专业、学历培训的达100%。班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先后有2名员工在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取得技师证书。现在该班组拥有1名工程师,2名技师,6名高级工,8名中级工。另有2名员工取得了大专学历,有3名员工正在就读数控中级工,有10名职工获得二张以上技能证书。这种通过学习所产生的一专多能、一人多证及通过良好学习氛围所产生的整体素质,保证了班组在企业各项生产活动进程中,能更好的把握产品的进度和精度。

    办实事、聚人心,展现班组团队和谐
  
    加工中心班组始终把班组团队精神与凝聚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办实事、聚人心,展现班组团队的和谐风尚和良好精神面貌。班组中有不少知青子女,他们基本上都与父母分居两地,家庭条件也都不是很好,而他们又都是生产一线的生力军。如何加强与他们的思想交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是班组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组员余晓毅是知青子女中生活条件较差的,生产组长张辉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他结成互助互爱的对子,从生产工作到日常生活,不断帮助他克服困难。在生产上,张辉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带教,使原本对数控机床操作一窍不通的小余现在已是数控中级工了。在生活中,小余住房有困难,张辉想尽办法帮他联系房屋中介公司,挑选合适满意的住房,使其安居乐业。小余要成家了,张辉到处联系熟人,帮小余进行新房装修,还为他联系了举行婚宴的饭店。
  加工中心班组现有6名从郑州技工学校毕业的青年劳务工,平均年龄只有19岁,为引导、凝聚和服务这些青年劳务工,班组安排了三位技术骨干分别对这些劳务工进行带教、传授,使这些青年较快成为班组生产技术的骨干力量。不但如此,班组每年还为他们举办中秋团圆会、新春团拜会,使这些员工感到企业的关爱,班组的温暖,大家庭的欢愉。组员们说,“生活工作在这么一个班组,心情舒畅,工作有劲道”。
    数年来,加工中心班组在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中,并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前面对上海要“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要求,该班组正进一步以科学发展的步伐,加快、加大提升核心竞争力,立足于市场竞争的新高地,使班组成为引领职工、联系职工、凝聚职工、服务职工的向心力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