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5|回复: 0

治病把脉  对症下药

发表于 2009-1-13 15:39: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上海一家企业的某个产品,在一次自查当中发现了质量问题。该公司总经理高度重视,亲临现场勘察情况,并当场召开了现场分析会,在摸清了事情的原委之后,他当场责令该批产品全部开箱返修,并指出:当事责任人要负全责,要深刻反省。他说:“你不把企业当回事,砸企业的牌子,砸全公司职工的饭碗,那么好,我就砸你的饭碗。该罚的罚,要重罚,决不留情。”
  企业的质量目标年年在订,质量宣传月月在搞,质量口号天天在喊,尤其是那些抓质量的专职人员,称得上一个准专家了,但为什么总是顽疾难改呢?当然,我们不是说,在生产过程中,一丁点质量问题都不能发生,只要是人,都会有失误。就拿欧美先进发达的顶级企业来说,他们也会犯产品质量上的错误,关键是他们越犯越少、越犯越小,更不会犯类似的、重复的、低级的错误。而我们在这种类似的、重复的、低级的质量问题上,为什么会屡犯不止呢?我想,究其原因,是犯一次,犯二次,肇事者、责任人总能蒙混过关。
  俗话说得好,“治病把脉,对症下药”,这是显而易懂的道理。我们的质量专职人员,在对待质量把关或在屡屡重犯质量问题后,思想上是否能引起高度的重视,我看没有,体现在缺乏责任心,推诿扯皮,这种现象是导致屡犯不止的根源。如何根治?依笔者之见,这就要“治病把脉,对症下药”了。
    “治病把脉,对症下药”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如果药到了,病还没除怎么办?这说明有两种可能,一是药不对症,二是无药可救。药不对症还好办,那就调换药剂或者加重药量,如果无药可救怎么办,那就让他“死亡”。说到这,笔者感到心情沉重,希望不要出现无药可救的病例,这对企业和员工都是不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