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7|回复: 3

[打工交流] “打工者春晚”释放文化和乡情饥渴

发表于 2014-1-15 07:46: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从2011年第一届“打工者春晚”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首次亮相,到如今已是第三届了。它逐渐受到多个地区工友的关注。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节目单上出现了不少小品,还有哑剧、歌舞剧。“歌曲传递的信息少一些,而小品有剧情,更能真实立体地反映工人们的现实生活。”晚会负责人、工友之家总干事孙恒说。(1月1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打工者春晚”的声音虽然有点粗糙,他们的“文化动作”、舞台节奏还有点局促忸怩,但这些节目来自机床轰鸣的车间、钢筋水泥脚手架,是汗水、泥水、泪水、社会沧桑的浓缩提纯,这种与大地默契合拍的艺术心跳,与打工者诉求心心相通的“工人标准”,同样是一种艺术精粹。
  当下,中国外出务工群体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人口总量,新型城镇化已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所以,各级各类文化发展,就应该给这些主要以体力为职业、在漂泊中追梦的生存者以充分的关注,倾听他们的酸甜苦辣,接纳和理解他们合理的文化诉求,比如思乡、维权、打破城市歧视,有尊严的劳动等。文化会因为这种“机床的声音”富有感染力和认同感,工人兄弟们会因为这些源自内心的歌唱,而让生活情趣、精神尊严不断提升。
  可是,当下反映打工者的作品,无论质量和数量,还不够多、精。其一,不少作家和艺术家,“关门创作”、“闭门写作”的风气仍屡见不衰,笔下的汗水味、泥土味不足,从而滋生出更多的浮躁和肤浅的颜色。其二,诸多文化评价标准,过分追求专家化、技能化,技巧派、炫技派更有市场,比如“飚高音才是美”等,而唯独忽视了艺术的本然内核:如真诚、生活的温度等。其三,各种表演和演出,贵族化倾向严重,动辄几百元甚至是上千元的“艺术高消费”,阻碍了民间和草根的文化消费和发展热情,影响了基层艺术的生长。“打工者春晚”所体现出的,不仅是一个  新鲜的表演舞台,更是一种积极、健康、开阔的文化理念。它受到热捧的背后,实现了打工者在城市的文化饥渴。
  整个社会要努力解决这种“文化饥渴”,多发展这种“工人阶级的标准”,多弘扬这种“来自胸腔”的艺术。更多名家、专家、大师,要多扑下身子,多汲取一线和车间的草根气息、社会味道,让社会文化得到更为均衡、健康和澎湃的发展。 湖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07:50:11 | 查看全部
打工者春晚,打工者的文化盛宴

  自从2011年第一届“打工者春晚”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首次亮相,到如今,已是第三届了。它逐渐受到多个地区工友的关注。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节目单上出现了不少小品,还有哑剧、歌舞剧。“歌曲传递的信息少一些,而小品有剧情,更能真实立体地反映工人们的现实生活。”“打工春晚”负责人、工友之家总干事孙恒说。(1月13日《中国青年报》)

  打工者春晚,顾名思义,就是以打工者为目标群体的春晚。之前,央视春晚在很长时间内一家独大,使得央视春晚变得有些傲娇,导致央视春晚前进的步伐没有以前那么大,央视春晚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尤其在各大地方卫视举办春晚之后,带有地方特色的春晚更受当地民众的欢迎。地方春晚的加入,使得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盛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而以特定对象为目标群体的春晚,让春晚更加地小众化、更能服务于特定的目标群体。
  中国有着上亿的打工者,他们如候鸟一般进出城市。在春节这一举家团圆的日子里,打工者大都离开城市、回到自己的家园,跟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团聚。央视春晚三十多年,陪伴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除夕夜,人们也是在看春晚的时候守岁、发压岁钱,央视春晚逐渐成了一种崭新的民俗。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文化鉴赏能力也水涨船高,对央视春晚节目的品评能力也在提高,所谓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使央视春晚陷入鸡肋地位。然而,即便再鸡肋,央视春晚依然在不断创新,试图通过不断创新抓住观众的眼球。对于广大打工者来说,打工者春晚是自己的春晚,虽然没有央视春晚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自家的春晚就是关注它的理由。
  打工者春晚,体现打工者特色。毋庸置疑,央视春晚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邀请到大腕级别的导演、演员,甚至演员们会排队、无偿登上央视春晚,毕竟在央视春晚曝光一下带来的全国性影响力,是无可比拟的。打工者春晚,由一群打工者自编自导自演,或许没有央视春晚那样高端、大气、上档次,毕竟打工者的文化水平、演艺水准与央视春晚无法相提并论。然而,正因为是打工者自编自导自演,打工者春晚更加接地气,表现的纯粹是打工者自己的生活,全国的打工者对自己的春晚自然会十分关注,而关注正是打工者春晚存在的理由。何况,打工者平常忙于工作,在春节这个传统节假日也需要有私人订制的适合自己口味的精神文化大餐,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给自己的精神世界补补钙。打工者春晚就成了打工者们的精神伊甸园。
  愿打工者春晚组织方精心筹划,为全国打工者奉献一顿精神文化盛宴。(李兆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5 08:59:00 | 查看全部

回 1楼(沩水云飞) 的帖子

读了这篇文章,感慨万分!文章对打工者的文化需求,写的透彻明了。希望更多的作家把笔尖朝着那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打工者们点点头,摆摆腰,多送给他们一些微笑。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被关爱的滋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5 09:00:43 | 查看全部
谢谢沩老师带来这么好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