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杨营公司: 创新实践“四步走”提升员工素质
“作为刚投产一年的新矿井,来自不同单位、没从事过井下工作的员工比例高达61%,特别是在事故高发的采掘一线单位,大多是刚从技校毕业的‘娃娃兵’。”这是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杨营公司总经理刘仲明对该公司员工结构的介绍。
今年以来,杨营公司针对员工来自不同单位、青工多、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通过思想教育、一线“练兵”、全员培训、技术比武等创新实践形式,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员工队伍素质提升新格局,形成了杨营特色的员工队伍培养机制。
思想入手转变观念。杨营公司以“提境界、打基础、练队伍、速提升”为工作主线,从转变员工思想入手,大力倡树“超越·精新”文化和“四奋”精神。对新进员工,由党委书记负责第一堂课,通过讲企业文化、组织纪律,增强企业认同感,统一思想认识。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开展“三讲”活动,讲困难、讲任务、讲前景,增强员工承受能力、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引导员工正确认识眼前和长远、企业和个人、工作业绩和收入的关系,认清薪酬与效益状况相匹配。在全公司深入开展“感恩企业、履职奉献”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一月一个活动,连续开展了感恩企业大家谈、演讲、歌曲联唱、员工家属代表来公司参观交流等活动,引导员工珍惜工作、敬业爱岗,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培训课堂“搬”到一线。规定所有新员工在熟记井下操作规程后,全部下基层进入生产一线接受洗礼、锤炼。“走出传统课堂培训模式,变培训为实训,让新进员工零距离接触采煤作业,在一线摸爬滚打接受锻炼,使其更快的适应煤矿工作。”党委书记武如雨说。开展一线“练兵”活动,大胆启用青工参与设备检修、难题攻关等活动,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技术水平。并通过现场互动式提问等形式,随时抽取员工现场进行答题,帮助员工将技能操作知识巩固于心。同时采取导师带徒、技术能手带徒的办法提升新员工的技术素质,所有新进员工与现场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老员工签署师徒合同,建立起“一师一徒”、“一师多徒”或“一徒多师”的新型师徒关系。为保证活动的实效性,该公司还制定了培训计划、培训目标和考核办法,定期对所有对子进行考核评价,促进师傅教徒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规范了师带徒活动的开展。
全员培训给员工“充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会什么”的原则,杨营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形成了“每日一题,每周一查,每旬一比,每月一考,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对安全应知应会等知识采取了集中强制学习和日常每日一题两种形式,人人建立学习记录本,定期检查评比,使学习成为了常态化。对生产、辅助区队分别进行为期一周的质量标准化强制培训,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大课堂”活动。组织开展安全有奖问答、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积极提高班组长综合素质,规范了班组长例会制度,邀请梁山县医院急救科专家对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和安监员讲解工伤处置知识。建立了每月由副总以上领导带队外出学习制度,外出学习人人撰写了学习报告,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明确对标追赶方向,拓展了视野,提高了思想境界。
搭建平台激活潜能。杨营公司坚持把经常化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应急演练当作提高员工实践能力、培育后备力量的重要手段,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技能比赛、岗位练兵等活动,为员工搭设“比武擂台”,让员工在竞争和实战中达到以竞亮才、以赛、促练、以练促学的成才目的。完善了《技术比武实施意见》,大型专业技术比武形成了常态化,日常技术比武由各区队每旬开展一次,公司进行月度评定、季度考核,形成了“大比武不断,小比武成片”的良好局面。(司富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