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三如何提升安全细节上的预防能力?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支架大修二班:杨建
我会安全在实际的操作中,就要有预防能力,会预测到本次操作工序中,可能出现的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对设备的伤害,根据预测到的伤害类型,在安全操作细节时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这种能力,以保证伤害不能出现。提升预防能力就有了化险为夷的重要意义。
“某造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施焊过程中,因船舱内通风不好温度较高,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皮手套已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造成触电,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导致该电焊工死亡”。
我们来分析,该电焊工没有预测到工作服手套等在汗水湿透的情况下,由于含有盐分,导电能力增强,电焊工都知道电焊机的空载电压一般在60~110(伏),电流一般都在120(安)以上,这是有一定危险的,而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操作细节措施,如工作服等打湿后,脚下应垫木板或胶皮等绝缘物,就能很好地防止触电事故。这个事故案例中,女工没有预测到“工作服越来越湿”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的伤害。
没有预防能力,没有较好的预见能力,没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就会在安全操作中留下不安全细节,忽略了一些针对性的安全细节。如一个预测到工件可能有垮倒的趋向,如还要作业,则要有稳固支撑的措施;如吊工件要预测工件有多重,从而采用多大的钢丝绳,才不至于有吊断伤害的危险;吊工件前还要检测钢丝绳是否有缺陷,发现有,则更换为好的钢丝绳后才开始作业,吊运工件到放置阶段,是否平衡,放下后是否平稳,如还需要吊是否好穿钢丝绳,工件是否会突然滑落和弹起其他工件伤人,工件下不能有异物导致倾斜,工件下的垫物是否安全可靠等,都是安全操作细节上要盯要防的细节,有预见才能有具体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吊装过程可能发生的危险,班组的操作现场,发现不少没有预见能力,忽略和忘记了一些安全细节,其结果是不经意间安全事故就发生了。
每道工序前仔细检查工作场地周围有无危险因素(如有没有工件碍手碍脚,易燃易爆危险品,自己操作可能发生跌落摔倒等),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从理论上预判操作进行后可能出现哪些伤害,每次操作前,有意识地通过观察,检查,预判等方式方法,预计到本次可能出现的危险,从而对每道工序采取三个以上有针对性安全操作细节。
如按下液压系统中乳化泵的电源按钮,进行这道工序,如果有人还在进行不需要供给高压液的操作,如果突然按下电源按钮,则是相当危险的,按一个按钮开关,是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伤害的,一般要做三个以上预防细节,按钮前先看有无警示标牌,再看一下该设备是否正常,喊一声“我要开泵啦”进行告诉或提醒,没有经常使用的,还要询问当班领导和熟习的工人,如果这些都正常的,再按下按钮,有这些细节,则能保证这道工序的操作安全。每道工序,都能这样,做好三个以上的安全预防操作细节后,再进行操作,有细节上的预防能力,安全事故必然会大大降低。
提升安全细节上的预防能力,是细节保安工作法的重要环节,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工作环境,可以这样说,任何操作都有一定的不安全性,都是带有一定风险的,通过预判可能出现的伤害危险,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细节,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安全则是绝对的,能保证不出现伤害事故。
每道工序,根据自己的估算,做到至少有三个以上的预防安全操作细节,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每天不松动,决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很多时候,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安全细节,叠加在一起时,就会造成致命的后果,但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则能从根本制止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细节上的预防能力,更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接到一项工作,要有预防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主体意识,预想伤害可能出现在哪些细节,或哪些工序,事故伤害估计会在哪些操作细节上出现,在预案上算计得全面周到,军事上“多算多胜,少算少胜,不算不胜”,而在安全预防上也存在同样的道理,预料在前,预防性的安全细节才有落脚点,才能有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有些时候,并不是没有想到这道“坎”上容易发生伤害,而是怕麻烦,怕脏、累、苦,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该做的安全细节,而是图省事、抢时间,恰恰取得了事与愿违的结果,甚至导致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必须要改掉的观念和做法,
预判,预测,预见,预算到危险的存在,每道工序前有三个以上的有针对性的预防安全操作细节,日积月累,养成有预防才操作的好习惯,这样就很好地提升了安全细节上的预防能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才是算得上认真做了。 |
|